B-1槍騎兵轟炸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飛行中的 B-1B | |
類型 | 戰略轟炸機 |
生產公司 | 北美人航空 |
首次飛行 | 1974年12月23日 |
使用狀態 | 67架正服役 [1] 24架後備 |
主要用戶 | 美國空軍 |
生產數量 | B-1A: 4架 B-1B: 100架 |
單位造價 | $283.1百萬美元(1998年) |
B-1「槍騎兵」(Lancer)是美國在冷戰末期開始服役的超音速重型長程轟炸機。由北美人航空(後與洛克维爾公司合併,又被波音併購)於1970年代研製,在1974年首次試飛,並於1985年服役。
目录 |
[编辑] 發展沿革
由於B-52轟炸機的高空亞音速進襲方式,在面對新式的防空系統、飛彈及戰機已難以生存,而新一代具隱密功能的「先進技術轟炸機」(ATB)所需技術,在短期之內又無法開發出來。為了維持美國「戰略鐵三角」(陸基長程洲際彈道飛彈、潛射式彈道飛彈、長程戰略轟炸機)的完整,美國決定研發新世代具低空滲透能力的長程戰略轟炸機,來填補這一個空檔。
美國空軍在1950年代末期發展三馬赫的戰略轟炸機XB-70,但在美國國防部的指示下不得不於在1963年放棄。放棄B-70計畫不久後,美國空軍就開始檢討新戰略戰鬥機的構想。新戰略轟炸機不追求B-70那麼大的速度,而是以音速左右的低空進攻為主。
經過60年代F-111及B-70等2個失敗的發展案後,北美人航空於1970年初又提出以B-70技術為基礎的B-1轟炸機來,並造出四架B-1A原型機,在1974年首飛,但因為造價高昂遭到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取消。等到下一任美國總統雷根上台後,於1981年恢復訂購自B-1A改良的B-1B轟炸機,並於1983年3月進形B-1B原型機的試飛,1985年正式量產進入美國空軍服役。
[编辑] 設計特色
機體最大的特色是採用可變後掠翼的形式,全開時可達到41.78m,後退時是23.84m。可變後退翼是用來調和各種矛盾要求的手段,如高速性能、低受風負荷量、長續航距離及優良的升降性能等。由於採可變後退翼,B-1能從民間機場起飛作戰,事先分散可避免因敵方先制的攻擊而遭到地面的破壞。
B-1的機身是由平滑的曲面所包覆,和主翼沒有界線。此外,曲面可分散雷達的電波,B-1的外型因而得減少被雷達探測的可能性,也就是對隱密性很有利。
[编辑] 飛行性能
B-1在平坦的地面上可降低到60公尺的飛行高度,之所以能有如此超低空的飛行,歸功於前方監視雷達和自動操縱裝置組合而成的地形追蹤系統。它是由機首不斷地探測飛行路徑上的地形,使機體自動配合起伏升降,和地表維持一定的高度的系統。飛行高度可定出60公尺、90公尺、120公尺、150公尺、225公尺、300公尺等六個階段。
[编辑] 傳統任務升級計畫
傳統任務升級計畫(Conventional Mission Upgrade Program, CMUP)旨在強化B-1B轟炸機在執行傳統任務時的作戰效益。藉由軟體和硬體的持續升級,B-1B轟炸機將逐階段適應使用傳統武器的現代戰場。
- Block A:在CMUP計畫開始前,所有的B-1B都屬於此構型,具備特殊的堆疊式投彈架,每個投彈架可以攜帶並投擲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
- Block B:提升APQ-164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的解析度,降低自衛電戰系統的故障率與誤判率。此項升級已於1995年完成。
- Block C:「強化能力」階段,主要內容是修改彈艙以掛載最多30枚集束炸彈(Cluster Bomb Units, CBUs)。原來的B-1B彈艙掛架每個只能攜帶28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經過修改後可以攜帶10枚1,000磅集束炸彈。此項升級已於1997年8月完成。
- Block D:「近精確導引能力」,使B-1B轟炸機得以攜帶並投擲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此外還包括電子反制系統升級、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Towed Decoy System, TDS)、抗干擾無線電等。[2]
- Block E:升級重點在於飛航電腦的性能提升。改良套件整合風偏修正彈藥灑佈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AGM-154聯合距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彈藥攜帶能力。升級計畫已於2006年9月完成。[3]
- Block F:「自衛系統升級計畫(Defensive Systems Upgrade Program, DSUP)」,將提供B-1B更佳的電子反制和干擾能力,預計將原有的AN/ALE-50拖曳誘餌系統更換為更先進的ALE-55光纖拖曳誘餌系統,但自2001年以來一連串的測試失敗,使本計畫在2002年被取消。[4]
- Block G:「距外武器使用能力」,強化AGM-154聯合距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和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等距外武器的使用和投擲能力,此外,也將升級任務電腦、風偏修正彈藥灑佈器(Wind-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攜帶和投擲能力,及電子自衛系統的性能提升。[5]
[编辑] 性能(B-1B)
[编辑] 一般特徵
- 機組員:4名(指揮官、副駕駛、攻擊系統操作員和防禦系統操作員)
- 全長;146呎(44.5公尺)
- 翼展:
- 伸展時:137呎(41.8公尺)
- 後收時:79呎(24.1公尺)
- 全高:34呎(10.4公尺)
- 翼面積:1,950平方呎(181.2平方公尺)
- 空重:192,000磅(87,100公斤)
- 一般起飛重量:326,000磅(148,000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477,000磅(216,400公斤)
- 引擎:4具奇異(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公司F101-GE-102渦輪扇發動機,每具淨推力14,600磅(64.9 kN),最大後燃推力30,780磅(136.92 kN)
[编辑] 飛行表現
- 極速:海平面0.95馬赫(600哩/時,965公里/時),高空1.25馬赫(950哩/時,1,529公里/時)
- 作戰半徑:2,993海浬(3,445哩,5,543公里)
- 最大航程:6,478海浬(7,456哩,11,998公里)
- 飛行升限:60,000呎(18,000公尺)
- 翼負荷:167磅/平方呎(816公斤/平方公尺)
- 推力重量比:0.37
[编辑] 武裝
- 掛載點:6個外掛硬點,可攜掛59,000磅(27,000公斤);3個內置彈艙,可攜掛75,000磅(34,000公斤)
- 炸彈:
- 84枚Mk82 5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6]
- 84枚Mk 62快速打擊(Quickstrike)水雷[7]
- 8枚Mk 65空投水雷
- 30枚CBU-87/89/97集束炸彈[8]
- 30枚CBU-103/104/105風偏修正彈藥灑佈器(Wind Corrected Munitions Dispenser, WCMD)
- 24枚GBU-31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oint Direct Attack Munition, JDAM)
- 17枚GBU-38聯合直接攻擊彈藥[9]
- 24枚Mk84 2,000磅低阻力通用炸彈
- 96枚(使用一組4枚的掛架)或144枚(使用一組6枚的掛架)GBU-39小直徑炸彈(Small Diameter Bomb, SDB)
- 16枚B-61自由落體式核彈[10]
- 飛彈:
- 24枚AGM-158聯合空對地距外飛彈(Joint Air-to-Surface Standoff Missile, JASSM)
- 12枚AGM-154聯合距外武器(Joint Standoff Weapon, JSOW)
[编辑] B-1A
[编辑] B-1B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 ^ Mehuron, Tamar A., Assoc. Editor(2007年5月1日).“Equipment - 2007 USAF Almanac”.AIR FORCE MAGAZINE, Journal of the Air Force Association.90(5):p.62.ISSN: 0730-6784.
- ^ Boeing Block D Upgrades
- ^ Boeing 2006 Block E Upgrades
- ^ Block F Upgrades
- ^ [1]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7
- ^ Bad to the B-ONE, Air Force Magazine, March 2007, p.63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13
- ^ As per B-1B Weapons Loading Checklist T.O. 1B-1B-33-2-1CL-12 Section 3.4 (Only 6 ea in forward and intermediate bays and 5 ea in the aft bay)
- ^ 1995 Annual Defense Report: Strategic Nuclear Forces.
|
|
---|---|
战斗机 | PW-9/FB · F2B · F3B · XF6B · P-12/F4B · P-26 · P-29/XF7B · F-15C/D · F-22 |
攻击机 | XF8B · AV-8B+ · F-15E · F/A-18C/D · F/A-18E/F |
轰炸机 | Y1B-9 · XB-15 · B-17 · B-29 · B-47 · B-50 · B-52 · B-1B |
军用直升机 | ACH-47A · AH-64 · RAH-66 |
巡逻机 | XPBB · P-8 |
试验机 | YAL-1 · X-32 |
UCAVs | X-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