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毒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曲毒素是一種有強烈生物毒性的化學物質,常由霉變的穀物產生,如大米、豆類、花生等,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加熱至280℃以上才開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熱不易破壞。
黃麴毒素主要有B1、B2、G1與G2等4種,又以B1的毒性最強。食米儲存不當,極容易發霉變黃,產生黃麴毒素。黃麴毒素與肝癌有密切關係,還會引起組織失血、厭食等症狀。1960年在英國發生了因餵食黃麴毒素花生粕而導致大批火雞暴斃事件。1980年代台灣的黑松沙士也曾被消基會檢驗出含有黃麴毒素。
警惕黃麴毒素的危害,要注意剔除霉變的食物顆粒,還可採用以水淘洗的辦法進一步淨化易沾染的食物中的黴菌。當然,用高溫燒、炸至280℃以上也可以達到分解毒素和去除污染的效果。
[编辑] 基準超過驗出事例
- 1997年-2000年 伊朗輸入日本的開心果被驗出毒素。
- 2002年 自秘魯輸入日本的堅果被驗出毒素。
- 2004年 自越南輸入日本的米(政府保管米)被驗出毒素。
- 2005年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輸入日本的蕎麥粉被驗出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