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威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士威道 Causeway Road |
|||||||||||||||||||||||||||
---|---|---|---|---|---|---|---|---|---|---|---|---|---|---|---|---|---|---|---|---|---|---|---|---|---|---|---|
[[Image:HK Route{{{隸屬幹線}}}.svg|16px]] [[香港{{{隸屬幹線}}}號幹線|{{{隸屬幹線}}}號幹線]]的一部份 | |||||||||||||||||||||||||||
[[Image:HK Route{{{隸屬幹線2}}}.svg|16px]] [[香港{{{隸屬幹線2}}}號幹線|{{{隸屬幹線2}}}號幹線]]的一部份 | |||||||||||||||||||||||||||
日間的高士威道 |
|||||||||||||||||||||||||||
|
高士威道(英文名:Causeway Road,意思為「海堤道」),是香港的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銅鑼灣,西接怡和街,東接英皇道,長約530米。這條道路分隔東區及灣仔區,北面的維多利亞公園屬東區,南面的皇仁書院和香港中央圖書館屬灣仔區。
目录 |
[编辑] 歷史
香港開埠之初,高士威道只為一條用石塊砌成的石堤路,而當時連接海灣兩端的正式道路則為銅鑼灣道。1883年,港英政府於銅鑼灣填海,並重新建造石堤。石堤上的道路被命名為高士威道。「高士威」是英文Causeway的粵語譯音,意思為海堤。而當時的高士威道處於海邊,而電車則在堤邊行駛。香港日治時期,高士威道曾被改名為「冰川通」。到了1951年,高士威道以北的海面被填,成為今日的維多利亞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