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女 (戲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賣花女 (Pygmalion)是愛爾蘭劇作家蕭伯納的作品。原文劇名 Pygmalion──皮革馬利翁原是羅馬神話中的一位雕刻家的名字,一生不愛女色,卻愛上了自己刻的雕像。這尊雕像令他魂牽夢縈,最後他去請求維納斯女神成全。維納斯讓皮革馬利翁用手碰觸雕像,雕像變成了一位活生生的美貌女子。皮革馬利翁相當高興,給她取名伽拉忒婭 (Galatea),並帶她去感謝維納斯。蕭伯納以這個故事為藍本,以賣花女一劇表現出皮格馬利翁和伽拉忒婭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本劇曾於 1938年翻拍成黑白電影,由 Wendy Hiller 飾演賣花女伊萊莎·杜立德 (Eliza Doolittle),莱斯利·霍华德飾演語音學教授亨利·希金斯 (Henry Higgins)。1956 年,此劇改編為音樂劇《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年音樂劇版本拍成電影,由奧黛麗·赫本飾演伊萊莎,Rex Harrison 飾演希金斯教授。
目录 |
[编辑] 故事大綱
[编辑] 第一幕
安斯佛西爾太太 (Mrs. Eynsford-Hill) 和女兒克拉拉 (Clara) 正在聖保羅教堂外等待兒子弗雷迪 (Freddy),豈料弗雷迪冒冒失失的撞到了賣花女伊萊莎。像伊萊莎那樣中下階級的市井小民,說起英文來有一種特殊的考克尼腔。語音學家亨利希金斯偷偷記下伊萊莎說話的腔調,並宣稱自己能在六個月內矯正伊萊莎的發音,將她訓練成一位淑女。弗雷迪在計程車裡等家人,但是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克拉拉卻搭上了公車。伊萊莎於是和弗雷迪坐同一班計程車回家。
[编辑] 第二幕
希金斯在前幕認識的上校平克林 (Colonel Pickering) 在位於溫普街 (Womple Street) 的家裡。伊萊莎到希金斯府上,希望他能矯正自己的發音,以開花店自力更生,不用再到街上賣花。
[编辑] 第三幕
[编辑] 第四幕
[编辑] 第五幕
伊萊莎和弗雷迪偷偷逃走,希金斯和平克林報警找人。伊萊莎與弗雷迪來到希金斯太太的住處,希金斯和平克林也找到了這裡。希金斯太太命令僕人暫時把伊萊莎和弗雷迪藏起來。希金斯氣得暴跳如雷,向母親說明伊萊莎不知去向。這時,已變成中產階級的杜立德先生來向他訴說自己不快樂的生活,還有他又要再婚的事。不久希金斯太太終於讓伊萊莎出來,和父親交談幾句後,所有人都離開,只剩下伊萊莎和希金斯兩人。此時的伊萊莎和過去已大大不同,反而不知將來該何去何從 (一口標準英語和同行之間好似沒落的貴族,但是在某些貴族的眼裡,她還是賣花女出身。)。她頻頻問希金斯該怎麼做,希金斯只是認為她可以再回去賣花。這時伊萊莎終於把她對希金斯的不滿說了出來,並宣布自己將與弗雷迪結婚,教授語音學,希金斯氣得七竅生煙。希金斯太太備好馬車,要參加杜立德先生的婚禮,問伊萊莎準備好沒有。希金斯又要求伊萊莎幫他跑腿,伊萊莎丟下一句「你自己去買!」[1]隨即出去。
[编辑] 電影版結局
由於原版《賣花女》結局裡伊萊莎並未和希金斯在一起,不符合觀眾期望,蕭伯納又在劇本後補述安排這種結局的原因,說明伊萊莎這個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以及伊萊莎和弗雷迪可能發生的問題。電影版《賣花女》讓伊來莎再度回到希金斯身邊,但是希金斯只說了一句:「伊萊莎,我的拖鞋死到哪去了?」後來音樂劇《窈窕淑女》,甚至其音樂劇電影版本,都沿用這個結局。
[编辑] 註釋
- ^ 另一版本為伊萊莎說了一段話,告訴希金斯「如果沒有我,你會變得怎樣,我很難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