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胃潰瘍 分類系統及外部資源 |
|
Deep gastric ulcer | |
ICD-10 | K25.-K27. |
ICD-9 | 531-534 |
DiseasesDB | 9819 |
eMedicine | med/1776 ped/2341 |
MeSH | D010437 |
胃潰瘍是指胃壁出現破洞或裂痕,潰瘍通常發生在食道,或是十二指腸。輕微者有反胃、嘔吐之症狀,嚴重者可能為癌症之前階段,某些「胃癌」是以「胃潰瘍」之臨床表徵出現的,而臨床症狀跟「胃潰瘍」完全一致。患者應盡量避免抽煙、喝酒、熬夜、喝咖啡等飲食任何刺激性的食物。
[编辑] 發現
1982年兩位澳洲醫師巴裡·馬歇爾(Barry J. Marshall)和羅賓·沃倫(Robin Warren)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是造成胃潰瘍病因,而非過去熟知的壓力或生活不正常等因素。這些病菌進入體內之後,寄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保護黏膜內,削弱黏膜層的保護作用。為了證實胃潰瘍因細菌而起,馬歇爾喝下含幽門桿菌的飲料,結果導致嚴重胃潰瘍。不久就治好了。這個重大發現有助於改善病情,因此榮獲最高榮譽的諾貝爾醫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