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粒隕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球粒隕石是石隕石的一種,它沒有遭遇過母天體的熔融或地質分異,因此結構沒有改變過。幾乎所有球粒隕石均含有毫米大小,稱為“球粒”的球形岩石。球粒隕石是最普通的一類隕石,佔已分類的約20,000顆隕石中的91-92%,其中體積最大的是吉林隕石——一種H球粒隕石。
目录 |
[编辑] 來源
球粒隕石的母天體是一些細小的小行星,它們的體積不足以出現熔融和地質分化。這些小行星自從45億年前,太陽系剛形成後,便沒有太大改變。
[编辑] 成分
約80%的球粒隕石含有嵌於幼細基質內的球粒,典型的球粒由細小的礦物或金屬顆粒、碎片、以及各種因母天體流質活動而形成的礦物組成。富鈣-鋁包體也是一種常見與球粒一起嵌於基質中的成分。此外,亦有一些來自太陽近鄰其它恆星系的礦物顆粒。部分球粒隕石曾經歷撞擊而角礫化。有時由於熱變質或水蝕變作用,導致球粒不易辨認。
球粒隕石中的金屬顆粒主要為鐵和鎳——鎳的存在也是決定一顆石頭是否隕石的常用指標。
平均來說,除了易揮發的氫或氦以外,球粒隕石的化學成分類似於45億年前尚未分化的太陽星雲。不過,化學物質的豐度卻有些分別,據推測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在吸積時,與太陽距離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吸積條件;二、後來在母小行星上發生的撞擊或物理過程,影響了化學物質的分佈。
[编辑] 化學分類
按化學成分區分,球粒隕石有以下類型:
- 碳質球粒隕石(佔所有球粒隕石的3.5%)
- 普通球粒隕石(佔所有球粒隕石的95%),再細分為:
- E球粒隕石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佔所有球粒隕石略多於1%)
- R球粒隕石Rumuruti (罕有)
- K球粒隕石Kakangari (罕有)
- F球粒隕石Forsterite (罕有)
以及少數未被分類的樣品。
[编辑] 岩石學分類
除了上述按化學成分的分類外,亦有按岩石學(即基於吸積至母天體後所受的物理改變)而分類為1-7型。
- 第1~2型:受到液態水蝕變作用,球粒不明顯。水的來源可能是隕石上的冰晶被加熱至0℃以上時融化(水蝕變較輕微的第2型),或是含水的矽酸鹽在攝氏數百度因脫水而產生(水蝕變較嚴重的第1型)。
- 第3型:是基礎形態,隕石與原始狀態差異不大。易於看到大量原始的球粒。而且隕石擁有較高含量的揮發性物质(包括惰性氣體和水),這類隕石從未加熱至超過400~600℃,與原始太陽星雲物質最為相近。
- 第4~6型:受到熱變質影響,數字越大球質越不明顯,而且惰性氣體和水含量比1~3型少得多。這類隕石有可能曾埋藏於母天體深處,在被吸積後數百萬年內受放射物質加熱,溫度可能達600~950℃
- 第7型:受熱變質嚴重影響,雖然隕石保留了原來的化學成分,但球粒已不可見。有理論認為這些是向無球粒隕石過渡的類型。
但沒有一種類型的球粒隕石曾遭受足以引致熔融的加熱,只有少數罕有的角礫化球粒隕石曾經歷撞擊而出現部分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