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天后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澎湖天后宮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供奉媽祖,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據信1604年前即已立廟。原稱娘娘宮、天妃宮或媽宮,馬公市舊稱即由此而來,現以台語稱馬公,仍以「媽宮」(台語音)稱之。
[编辑] 沿革
1683年(清康熙22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軍攻打澎湖,順利擊敗澎湖明鄭守軍。施琅歸因於媽祖庇佑,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清廷准奏,並且派禮部郎中雅虎專程來澎湖致祭;1684年(清康熙23年)封為天后,改天妃宮為天后宮。
天后宮曾於1750年(乾隆15年)、1792年(乾隆57年)、1818年(嘉慶23年)、1845年(道光25年)以及1885年(光緒11年)等多次重修;日據時期,媽宮改名為馬公,1919年(大正8年)重修媽祖廟時,在地基處挖出明萬曆32年(1604年)「沈有容諭退紅毛番葦麻郎等」碑,紀錄17世紀初期荷蘭犯澎湖,明代沈有容將軍迫使荷蘭離開的事蹟。
1922年(大正11年)天后宮牆垣傾毀,由士紳富商發起募款重建,奠定今日澎湖天后宮外觀之基礎。民國72年(1983年)澎湖天后宮經指定為國家一級古蹟。
[编辑] 建築
澎湖天后宮建築為三進二院格式,主要分三川殿、正殿以及後殿。三川殿為三開間,屋頂雙龍燕尾起翹,屋脊中間是剪黏雕塑「龍馬負河圖」;殿左右與護龍相接,是多風的澎湖地區建築之特色。正殿奉祀金面媽祖,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正殿神龕左右兩側,是廣東匠師朱錫甘的四幅擂金畫。後殿為會善館,為當地文人聚會之所。
[编辑] 參考資料
- 《台灣的媽祖廟》,陳仕賢,遠足文化,2006 年 02 月,ISBN 986-7630-7-1-8
- 澎湖縣文化局
|
|||||||
---|---|---|---|---|---|---|---|
北北基 |
|
||||||
桃竹苗 |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新竹驛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進士第(鄭用錫宅第) 竹塹城迎曦門 鄭用錫墓 金廣福公館 苗栗文昌祠 賴氏節孝坊 中港慈裕宮 魚藤坪斷橋 勝興火車站 鄭崇和墓 | ||||||
中彰投 | 臺中驛 臺中州廳 湖心亭 張廖家廟 舊泰安車站 霧峰林家宅園 磺溪書院 彰化孔子廟 鹿港龍山寺 元清觀 道東書院 馬興陳宅 聖王廟 八通關古道 | ||||||
雲嘉 | 北港朝天宮 嘉義舊監獄 王得祿墓 新港水仙宮 | ||||||
臺南縣市 | 南鯤鯓代天府 臺南孔子廟(全臺首學) 祀典武廟 五妃廟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赤崁樓 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大天后宮(王府邸、北極殿) 臺南開元寺 臺南三山國王廟 四草砲臺(鎮海城) 開基天后宮 台灣府城城隍廟 兌悅門(臺灣府城) 臺南地方法院 臺南驛 原臺南州廳 原臺南測候所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延平郡王祠 臺南天壇 開基武廟原正殿 | ||||||
高雄市 | 鳳山縣舊城(東門、南門、北門)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旗后天后宮 旗后燈塔 旗后砲臺 雄鎮北門砲臺 鳳山縣舊城孔子廟 中都唐榮磚窯廠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前金天主堂)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三塊厝火車站 舊打狗驛 高雄新驛(高雄願景館) 陳中和墓 | ||||||
高雄縣 | 鳳山龍山寺 竹仔門電廠 鳳鼻頭遺址(中坑門遺址) | ||||||
屏東縣 | 恆春古城 魯凱族好茶舊社 下淡水溪鐵橋 | ||||||
臺東縣 | 卑南遺址 八仙洞遺址 | ||||||
離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