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拉丁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字拉丁化,是给汉字进行注音的方法,从而易于中西方交流,或者代替汉字。有些人以为将汉字改造为字母文字,希望以此在短期內大幅增加中國人民的識字率。
目录 |
[编辑] 缘起
中西方的交流很早就有了,而不同的文化交流需要语言的沟通,汉字拉丁化可以实现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近代以前,汉字的拉丁化基本由西方人进行。近代中國遭受了一系列的变故,彻底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自豪感。中国近代的一些思想家认为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遗留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包括孔子思想、礼教等,其中也包括汉字。
汉字由于其字数众多,学习比较费劲,而且由于师承不同,字的具体写法也有不同。近代科学大量引入中国,汉字在这些概念面前变得不够使用,又由於新文化運動影響,汉字改革遂成为主流的社会思想。其中刘半农、鲁迅等提倡尤甚。
[编辑] 过程
最早的汉字拉丁化的实践来自于中西方的交流,若要介绍中国的一些地名、人名或其他固有名詞到西方,必會涉及汉字拉丁化的问题。明清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05年天主教耶穌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的《西字奇迹》具有开创性的系统化意义。1626年耶穌会士金尼阁出版的《西儒耳目资》是最早用音素给汉字注音的字汇,所用的拼音方案是利玛窦方案的修正。
1867年,在英国使馆任中文秘书的威妥玛(Thomas F. Wade)出版了一部《语言自迩集》,创立了一个拉丁化的威妥玛拼音,使用时间很长,对汉字的拉丁化起了重要作用,以后的方案都有参考。
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37个民族字母形式的注音字母方案,特点是采用符号表示声调,这虽然不是一种直接的拉丁化方案,但用符号表示声调的方法却延续到汉语拼音方案。
192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第一套法定的拉丁化拼音方案-国语罗马字(简称国罗),特点是用字母的拼法来表示汉语的声调,实际上由于流传时间较短,时间起到的作用不大。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的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使用了26个拉丁字母,用符号表示声调,但是这种符号不易在西式打字机上实现。1980年代,汉语的信息化进入日程,形成“万码奔腾”的局面,汉语拼音方案作为重要的拼音输入方法得到使用,使汉语較能同信息化接轨。
[编辑] 评价
唐德剛在《胡適雜憶》論及漢字的拉丁化時,認為方塊字維繫了中華民族的統一:「我們有了方塊字, 教育愈普及,則民族愈團結;民族愈團結,則政治統一便愈容易推動。政治、文字、教育有其一致性,它也就限制了方言的過份發展。如今世界,四個人之中,便有一個是『炎黃子孫』,豈偶然哉? 文藝復興以後的歐洲便適得其反。 他們教育愈發達,則方言愈流行;方言愈流行,則政治愈分裂。這就是今日白鬼種族繁多之所以然也。這也就是兩種不同文字『偶然』的發展,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所發生不同的『必然』後果!」(193頁)
汉字拉丁化有其政治的成分,也是一种社会思潮。他現在只是提供认识汉字,输入汉字等的一种辅助手段,汉字的认同感提升以后,越发没有改革的必要,当然也有不少人继续研究。
此外,由於漢語的其中一特性為詞語多只有二三音節,當中多有同音異字。因此以拉丁字併音寫成的文章閱讀相對困難,閱讀的速度亦大幅下降。例如日文使用平假名、片假名併音,仍然需要使用漢字以增加文章的阅讀速度。加上電腦的使用,進一步減少漢字拉丁化的優點。
用拉丁字母注音,易于学习,现在中国的小学生基本依此来学习汉字的读音。而国家也借此进行了语音的统一。
但是,由于汉字在中国各个地区,乃至日本(日本汉字)韩国(韩国汉字)读音都不相同,有人认为汉字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语源文字,由于汉字拉丁化造成的,汉字方言读音拉丁化,还有日韩的拉丁文汉字读音,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汉语的英文译法也基本依此,逐渐取代旧的英文拼法。
[编辑] 參考書目
- 唐德剛,《胡適雜憶》〈國語、方言、拉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