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ooksgratis.com

See also ebooksgratis.com: no banners, no cookies, totally FREE.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林本源家族 - Wikipedia

林本源家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本源家族(或稱板橋林家)為台灣清治時期,位於台北板橋的家族。「林本源」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人的名字,而是板橋林家的「商號」。2008年6月,富比士公佈出身板橋林家、任華南金控董事長的林明成身價淨值十二億美元,居是年台灣第二十[1]

目录

[编辑] 歷史沿革

[编辑] 源起

林家是福建漳州府龍溪縣白石堡人,開臺祖林應寅於乾隆49年(1784年)攜長子林平侯新渡海來臺灣台北新莊落腳。後來經營米業致富,林平侯捐官入仕曾任柳州知府,後辭官專心營利。死後家產分為「飲」、「水」、「本」、「思」、「源」五記,分別給林國棟、林國仁、林國華、林國英與林國芳五個兒子及其後代(長子林國棟早逝,「飲」商記由其後人承擔),其中分得「本」、「源」兩部分的林國華與林國芳為同母兄弟,將其商記合併為林本源,就是今日所稱的林本源家族。其居住的大厝(即板橋林家花園)富麗堂皇,現在是板橋地區最負盛名的古蹟與觀光勝地。林本源一族至今仍有後裔在板橋一帶居住。

[编辑] 清治時期

板橋林家在第四代的林維讓、林維源將林家聲勢推上最高峰,板橋林家花園也多在其手中完成。同治13年,日本藉口琉球漂民為土著所殺,發動侵臺的「牡丹社事件」。清廷命時任福州船政大臣、平定太平天國的名臣沈葆禎欽差大臣並借餉200萬兩為軍費以主持臺海防務。日本退兵之後,沈葆禎奏請撫墾後山及山區,板橋林家大力幫助。光緒10年,中法戰爭波及臺灣,清廷派欽差大臣劉銘傳巡撫的身份主持臺灣防務,林維源捐助餉銀20萬兩,並協助劉銘傳幫辦臺灣防務及出任墾務大臣,一躍為「紅頂商人」,再經劉銘傳而得與在北京權傾一時的李鴻章盛宣懷等人相識。光緒16年,並出任太僕寺正卿。甲午之年為慈禧60歲萬壽,一切典儀以乾隆27年皇太后七旬慶典辦理,用銀700萬兩,戶部撥銀400萬兩,各省、官等報銷,其中以各人名義進奉最多的為太僕寺正卿的林維源30,000兩。林維源結交當朝宮卿又參觀盛宣懷在蘇州的名花園「留園」之後,也將板橋林家花園大事增建,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皆由唐山海運而來,無疑為臺灣庭園的代表。

[编辑] 日治時期

日本治臺以後,林維源內渡在廈門鼓浪嶼再興築一座花園官邸,名為『小板橋』為寓所,並紀念台灣的板橋家鄉。據聞1896年左右,傳聞日本政府有意放棄或讓售臺灣,時避居晉江的台灣舉人施炎乃遊說內渡泉、漳各地的富豪欲籌資1000萬兩贖回臺灣,當時避居廈門的林維源慨然允諾承擔400萬圓。

日治時代日本人的調查,臺北地區有三大富豪:排名第三的是艋舺的洪合益有資產20萬圓,排名第二的是大稻埕的「番勢-李春生」有資產120萬圓,排名第一的就是板橋林家第四代的林維源,有資產1億1000萬圓,為中國三大鉅富之一。

[编辑] 家族成員簡介

  板橋林家曾是台灣第一富豪,始自林平侯來臺發跡,百年之後,林家仍活躍在商界。 

  

   林家祖籍福建漳州,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林應寅遷臺,設籍新莊,開館收徒,揭開林家在臺發跡序幕。 

  林應寅之子林平侯(1766年生)16歲來臺尋父,在米商鄭谷家當學徒,有積蓄後,自設商號,後在今台北縣中和市置產。接著在新竹與林紹賢合辦會臺鹽務,進而購船,從事華南至華北的近海貿易,不幾年,已是一方富紳。

  1803年,林平侯轉而從政,被清政府委以“同知”官銜,在廣西地方任職達七年之久。後來,他稱病辭官回臺,正值台灣北部的福建漳、泉及粵人相互械鬥高潮時期,他挺身而出,進行排解,並於1818年全家遷今桃園大溪,在開墾購地之餘,做起米、鹽運輸生意。他還從福建家鄉招兄弟來臺開墾,在桃園、宜蘭、台北等地為後代留下龐大地產,成為台灣最大的地主,曾擁有5000多公頃土地。蔣介石在臺墓地慈湖用地,就是林家之後林明成所捐贈。

  林平侯還修築“永豐圳”與“大安圳”兩座水壩,灌溉遍及板橋地區,面積達1800多公頃,林家隨之遷到板橋,從此後人稱為板橋林家。

  1884年,林平侯去世,享年79歲。他生有五子:國棟,家號飲記;次子國仁,家號水記;三子國華,家號本記;四子國英,家號思記;五子國芳,家號源記;字號合稱“飲水本思源”。國華、國芳才氣出眾,以“本記”與“源記”合設“林本源祭祀公業”為林家公號,“林本源”成為林家的標記。

  沈葆楨治臺時,與林家建立了良好關係。林國華大公子林維讓在父親于1857年去世後掌管家業。在此前後,林家資助政府興辦礦務與海務,林家先後對公益捐助總計達200多萬兩白銀。

  劉銘傳治臺後,委任林維讓之弟林維源為撫墾總局總辦,負責全省開墾事宜。因其在平亂與土地清丈中表現傑出,于光緒十六年被授予“太仆寺卿”。隨後,林維源進入茶業,創辦“建祥商號”,成為台灣最大的茶商。接著,他與李春生等人創立建昌公司,合建洋樓,進行出租。同時林家與霧峰林家均是樟腦事業的大商。

  林維源對好友清代名臣盛宣懷在蘇州的“留園”印象深刻,乃倣留園在臺建立林家花園。林還曾投資盛宣懷主持的招商局,持股三分之一。後來,林維讓長孫林熊徵娶了盛宣懷之女。林熊徵也是林家一代名人,曾設“薇風會”,以獎學金方式資助臺籍青年赴日留學,其中留日學生中以後來台灣政經界名流吳三連與連震東(連戰之父)為最有名。他還參與盛宣懷主持的漢冶萍公司的經營。

  林維讓的二公子林爾康則娶了宣統的師傅陳寶琛的妹妹陳芷芳。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林爾康去世,有孕在身的陳寶琛太太來臺祭典,與也懷孕的陳芷芳指腹為婚,美願成真,林家遺腹子林熊祥與陳寶琛之女陳師桓結婚。林熊祥的兩位姐姐林慕安與林慕蘭分別嫁給沈葆偵與嚴復後代。

  甲午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年,台灣抗日志士成立“台灣民主國”,推林維源為議長,但他謝辭,走避廈門,住在鼓浪嶼別墅,在臺林家地產大多被日本人徵收。1905年,他在廈門去世。

  日據時代,因與日人關係良好,林家事業仍有較大發展。與林維源有交情的台灣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後主持滿州鐵路)在臺推動制糖工業,林家便於1909年成立林本源制糖會社,林鶴年任社長,林熊徵(林爾康的大公子)任副社長。林鶴壽是林平侯的曾孫,其父是林維得(林國芳的養子)。在林維源回廈門後,林家在臺事業由林彭壽(林維得長子)經營,但因早逝,而由弟林鶴壽繼任。該制糖會社後被日本人控制的鹽水制糖會社合併。林熊徵擔任董事的事業還有台北制油(1910年)、台北制糖(1910年)、大同米谷(1913年),並於1911年擔任日人創辦的“台灣日日新報社”監察人。

  1919年到1930年間,林家又相繼創辦了許多企業,包括臺華興業信託(1919年,社長林嵩壽)、建興公司(1919年,社長林熊祥)、大永興業(1921年,社長林熊徵)、林本源柏記產業(1922年,社長林柏壽)、朝日產業(1922年,社長林熊祥)、大有產物(1923年,社長林熊祥)、林本源松記建業(1923年,社長林松壽)、林本源維記興業(社長林祖壽)、林本源彭高產業(1925年,社長林忠,林彭壽之子)與鶴年產物(1925年,社長林鶴壽)等。

  林維源除原配夫人外,還有9個妾,子女眾多,其中爾嘉、祖壽、柏壽與松壽四公子較有名望。

  宣統元年,林熊祥的岳丈陳寶琛在福建籌建鐵路時,擔任督辦,聘林爾嘉(林維源次子)協助,測繪、丈量、借款、徵地等,並出資半數,但後因鐵路國有化而大受影響。父親避居廈門後,21歲的林爾嘉被清政府委派為廈門保商局總辦,任期6年,制定土地賣買章程、華洋交易規則,組織商民義勇隊等,頗有影響。他還投資30萬元,于光緒三十二年由廈門商會成立電器通用公司。他還曾被宣統皇帝聘為度支部(財政部)審議員。民國成立後,林爾嘉被推選為臨時參議院候補參議員,但他託病而未就任,此後在鼓浪嶼建一所別墅安養。1915年,許世英主持閩政時,他又出任“政治討論會”會長;段祺瑞執政後,他被任命為華僑總會總裁,他又婉謝不去。次年,林爾嘉被推為廈門市市政會會長,任期四年,建樹頗多。另外,在清末開始,他一直擔任鼓浪嶼工部長的華洋董事,處理當地十國領事館及公共租界的有關事宜,並組織領導華民議事會,任職長達14年之久。

   台灣光復後,林爾嘉回到板橋林家,與台灣社會名流、文人組成“小壺天吟社”,以吟唱作詩度過晚年,1951年冬去世,享年77歲。 

  林爾嘉之子林崇智一直熱心於文教事業,曾任南山中學校長,晚年主持林柏壽捐資設立的“林本源中華文教基金會”。林爾嘉的另一公子林景仁因曾任職偽滿政府歐美司司長而為林家留下另一污點。林景仁于1940年10月因病去世。

  林爾嘉之弟林柏壽出生於廈門,先後在日本、英國與法國留學,于1918年創辦柏記產業,1923年倡設台灣商工銀行。林柏壽還在陽明山成立蘭千山館,收藏文物。

  林柏壽之弟林松壽曾任交通署長,1923年返臺後設立林本源松記建業,自任社長;次年回到廈門,1944年7月去世,年僅47歲。

  林嵩壽(林維得三子)曾創辦信託公司,並於宣統元年創辦博愛醫院,1914年交由林柏壽管理,後赴上海辦理制糖會社事務,四年後返臺籌設嵩記殖產業株式會社,並與兄鶴壽創辦鶴木產業。

  林熊徵、林熊祥與林熊光則是林維讓二公子林爾康的三個兒子。

  林熊徵于1915年擔任盛宣懷創辦的中國漢冶萍煤礦工廠董事,後參與創辦華南銀行,台灣光復後,任華南銀行籌備處主任,內定董事長,但不久因中風于1948年11月去世。林熊徵去世後,林家後代遵其願設“林熊徵學田基金會”與“薇閣育幼院”。林熊徵的單傳兒子林明成今活躍于商界,是台灣水泥公司的董事與永琦百貨公司的董事長。2008年6月,富比士公佈任華南金控董事長的林明成身價淨值十二億美元,居是年台灣第二十[2]

  林熊祥,生於光緒二十一年,1917年赴日東京留學,與日後昭和天皇裕仁是同學,回臺後主持建興株式會社,還擔任台灣商事、南洋倉庫等公司董事、台灣制冰監察人、大有產物社長,另擔任過北京圖書館助理研究員。台灣光復後,他曾與辜振甫等人參與台灣獨立活動而一度被捕。後來,他主持編篡完成“台灣史通志稿”,成為後人研究台灣史的重要文獻。他的公子林衡道與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之女結婚,是台灣有名的歷史學家。杜聰明妻室-林雙隨來自霧峰林家

  林熊光,光緒二十四年出生於鼓浪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于1923年回臺,創辦大成火災海上保險株式會社,並出任社長。1930年,朝日興業株式會社在東京設立事務所,林熊光從此定居日本。台灣光復後,他返回台灣,從事文物收藏。1974年3月逝世,享年74歲。

  台灣光復後,林家在政商界較為活躍是林柏壽。1955年,台灣“立法院院長”張道藩率領的赴日“親善團”,林柏壽被選為產業界代表前行。在台灣水泥公司民營後,林柏壽出任首屆董事長,辜振甫、陳啟清(高雄大地主陳中和之子)、林猶龍(林獻堂公子)、顏欽賢只能任董事,可見林柏壽地位之高,他一直任職到1973年,最後將大權交給辜振甫。現在林家仍是台灣水泥公司的主要股東之一,林祖壽的兒子林宗毅與林熊徵的兒子林明成均是該公司董事,林宗毅的哥哥林宗賢則是監察人。林柏壽還先後出任中華開發信託公司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董事長。

  林柏壽的兒子林宗賢在台灣光復後曾任板橋鎮首任鎮長,後被推選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黨退臺後任國民黨台北市“委員會委員”,長達20餘年,在地方建立了林家的勢力。1961年,他捐出林家花園近萬平方米的土地,加上政府撥款,對林家花園進行整修,成為一觀光聖地。

[编辑] 相關條目與連結


台灣五大家族
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
其他语言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