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带皮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脑: 扣带皮层 | ||
---|---|---|
从中矢面看大脑左半球的内侧面 | ||
大脑半球的内侧面的Brodman分区 | ||
拉丁文 | gyrus cingulatus | |
Gray's | subject #189 825 | |
部份 | 大脑皮层 | |
Acronym(s) | Cg | |
NeuroNames | hier-141 | |
MeSH | A08.186.211.577.330 |
扣带皮层是位于扣带回的大脑皮层。扣带皮层在前侧由下至上从胼胝体附近延伸到扣带沟。根据Brodmann分区系统,扣带皮层包括23,24,26,29,30,31和32区。
目录 |
[编辑] 分区
根据细胞结构,扣带皮层可分为Brodmann第23,24,26,29,30,31和32区。起总第26、29和30区通常称为压后(retrosplenial)皮层。
[编辑] 前扣带皮层
前扣带皮层包括Brodmann第24区,在前部延伸至膝下皮层(subgenual cortex)。其细胞结构为非粒状。它包括回部和沟部。前扣带皮层可以进一步在解剖上分为膝旁前扣带皮层和膝内前扣带皮层。
前扣带皮层主要从丘脑前核接受输入,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丘脑传入,乳头体神经元又接受海马下托区(Subiculum)的传入。这一链路称为巴貝茲迴路(Papez circuit)。
前扣带回通过扣带输出到丘脑前核和边缘系统的其它部分。
[编辑] 后扣带皮层
后扣带皮层对应于Brodmann第23区。其细胞结构为粒状。它向后部延伸至压后皮层(第29区)。后扣带皮层从丘脑上核接受大量输入,丘脑上核本身接受海马下托区的输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回路是Papez回路的复制。后扣带皮层同时也从海马下托区直接接受输入。
[编辑] 扣带与内部链接
在扣带皮层的底部有一丛厚密的矢面平行纤维。在进化过程中,这一纤维从显著增大。在人类这一纤维从几乎已经达到可被解剖出来的地步。
[编辑] 参考文献
- Vogt BA, Rosene DL, Pandya DN, Science 204:205+
|
|
---|---|
主要沟和裂 | 大脑纵裂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裂 距状裂 扣带沟 胼胝沟 旁侧裂 |
额叶 | 前额沟 (初级运动皮层 BA4) 前中央回 额上沟/额叶眼动区 (BA6 BA8 BA9) 额中沟 (BA46) I额下沟 (BA44-盖部 BA45-三角部) 眶额叶皮层 (BA10 BA11 BA12 BA47) |
顶叶 | 体感皮层 (初级体感皮层 (1 2 3 BA43) 次级体感皮层 (BA5)) 楔前叶 (BA7) 顶叶小叶 (顶上小叶 (BA7) 顶下小叶 (BA40)) 角回 (BA39) 顶内沟 边缘沟 |
枕叶 | 初级视觉皮层 (BA17) 楔叶 舌回 BA18 BA19 - 枕叶外侧沟 |
颞叶 | 初级听觉皮层 (BA41 BA42) 颞上回 (BA38 BA22) 颞中回 (BA21) 颞下回 (BA20) 梭状回 (BA37) 颞叶中央区 (杏仁体 海马 海马旁回 (BA27 BA28 BA34 BA35 BA36) |
扣带皮层/扣带回 | 膝下区 (BA25) 前扣带皮层 (BA24 BA32 BA33) 后侧扣带 (BA23 BA31) 压后皮层 (BA26 BA29 BA34) 胼胝体上回 |
白质带 | 胼胝体 (胼胝体压部 胼胝体膝部 胼胝体嘴 脑毯) 透明隔 室管膜 内囊 放射冠 外囊 嗅束 穹隆 (穹隆连合) 前连合 后连合 终纹体 |
基底核 | 纹状体 (壳,尾状核 伏隔核) 苍白球 屏状体 丘脑下核 黑质 |
其它 | 岛叶皮层 嗅球 前嗅核 隔核 Meynert基底核 |
注意:以上某些只是近似分类;一些Brodmann分区地跨多个脑回。BA#为Brodmann#区的缩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