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 (文革名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师傅原指工、商、医、戏曲等行业中秉有技艺并传授技艺的人。师徒间恩义相授的准人身依附关系,带有轻微行帮色彩。文革中1970年代该词外延被泛化、扩大到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性尊称。
毛泽东有“工人阶级可以领导一切”的论述,斗批改阶段有工宣队进入上层建筑、文化科教单位的措施,日常工作里从不与工人交往的知识份子,开始接受工人师傅的行政指令。甚至把工人请上讲台讲授一般性工业、工艺常识,将其称之为“工人阶级上讲台”“占领上层建筑”的新生事物。与中共历来看重工人阶级的阶级路线传统一脉相承,其时流行的阶级观,工人被视为最纯粹、最正宗的无产阶级,革命性最强、最彻底,因此,工人(尤其是其中的产业工人)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社会人群;无论其工龄长短、出徒与否,都须称之以“师傅”。
所有宣传画造型群体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第一主角都是工人(身着工装,英俊、豪迈、激情洋溢)。连他们因受教育程度低、长期从事简单劳动带来的固有行为特征,也被一味美化为认真、忠厚、真诚、豪爽、淳朴。在发展党员、提干、升学,贯彻阶级路线成为组织原则,出身工人或本人是工人,都会得到看重、优待。连类相及,择偶时工人身份都被人高看一眼。[1]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形成了无论对方是何身份、职业、年龄、性别、亲疏,不管他是老教授、正格的军人,还是妙龄少女,只要有求于人,或仅仅意欲表示对对方的敬意、好感,就以“师傅”相称的风气。久而久之,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尊贵”也会不自觉地带出一星半点的矜持、威严来。是“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的翻身感、自豪感。甚至可以看1949年以来的第二次翻身。
传统习惯上出于对职业、技艺的尊重,在“师傅”前面要加一个“大”字。
文革时单称“师傅”,其实更多是对人身份、权力的阿谀了。
风气相沿,到了1990年代,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工人经济、社会地位急剧下滑,反差过大,造成了他们强烈的失落感。以致有民谣把这种情绪作了事出有因的过火宣泄:“老大(工人)靠了边,老二(农民)分了田,老九(知识分子)上了天,不三不四(指个体户)找大钱。”毕竟,以多年高积累、低分配的工资收入,在1990年代以来破产、下岗的夹攻下,受到社会保障不足,医疗、养老、住房制度一系列改革冲击,他们收获的实惠少而付出的代价多。边缘化到了被称为“弱势群体”的地步,与执政党阶级主体的意识形态虚设地位形成吊诡。难免给人物是人非、风水轮流转的感慨。不明就里,再胡乱叫人“师傅”就可能遭人白眼。[2]
[编辑] 注释
- ^ 1990年代初轰动一时的电视连续剧《渴望》,讲的就是一个文革时期工人姑娘(师傅)嫁给知识分子小伙子(徒弟),中间穿插了一个弃婴(丈夫的侄女)的悲欢离合故事。可以视为一部非常时期的两性关系(含性心理)史,还有一些尚未被人解读过的内容。
- ^ 某人问路于一戴眼镜老叟,怕喊“同志”人家烦就叫了“师傅”,老叟瞅瞅问者没有应声。问者以为对方耳背再次赔笑问道,不料竟招反诘:“你看我长得像师傅吗?”问者忙改口叫“教授”。那“教授”这才露出笑容。
[编辑]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李晓敏《今天,美女都嫁给了谁?》,《南方航空报》2004-11-30;吴永亮《“称呼”你叫啥?》,《东方烟草报社》204期:200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