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鸿,字彦鸾,东清河鄃(今山东淄川东)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史学家。
曾祖崔旷早年随南燕主慕容德南渡黄河,迁居于青州,宋文帝时,官至乐陵太守。祖父崔灵延在宋孝武帝时为龙骧将军、长广太守,受封关内侯。父亲崔敬友,曾任本州治中、梁郡太守。崔鸿大約生于北魏孝文帝(471年-499年)初年,“少好读书,博综经史”,“弱冠便有著述之志”[1],與李彪之子李鸿道均以才学闻名于洛阳,時人稱“二鴻”,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诏太师、彭城王勰以下公卿朝士儒学才明者三十人,议定律令于尚书上省”,崔鸿和伯父崔光,“俱在其中,时论荣之”[2]。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拜彭城王国左常侍,宣武帝景明三年,迁员外郎,兼尚书虞曹郎中,敕撰起居注。延昌四年(公元515年),迁中散大夫,又为司徒长史。正光三年(520年),加前将军。正光五年(524年),参与修撰北魏国史,拜黄门侍郎,私下著有《十六国春秋》。卒于北魏孝昌年间(525年-5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