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估計全球共有超過7.81億名成人沒有基本識字能力,其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此外,將近1.03億名孩童無法上學,進而無法學習閱讀、書寫和計算。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06年全球教育報告》[2]。南亞和西亞是成人識字率最低的國家(58.6%),倒數二、三名分別是撒哈拉非洲地區(59.7%)和阿拉伯世界(62.7%)。全世界識字率最低的國家是布吉納法索(12.8%)、尼日尔(14.4%)和马里共和国(19%)。
聯合國對「識字」的定義為能閱讀和書寫簡單句子的能力,任何語言皆可。因此以上的識字率僅為基本、而非進階的識字能力。
2006年国际扫盲日的主题是「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编辑] 注釋
[编辑] 外部連結
- 2006年国际扫盲日官方網站(英文)
- 來自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訊息(简体中文)PDF格式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識字率主題網站(英文)
- Gestures not enough to teach the world(僅靠手勢無法教育這個世界)由Larry Elliott和Victoria Brittain撰寫,刊登在2000年9月8日的《衛報》(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