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帶來自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勞動帶來自由」(德語:"Arbeit macht frei")是源於德國的一句口號,二十世紀時被納粹用來放在集中營的門口因而別具意義。
[编辑] 起源
1872年德國民族主義作家Lorenz Diefenbach將「勞動帶來自由」("Arbeit macht frei")做為小說的名稱,並使得這句話在民族主義者之間為人所熟知。1928年威瑪共和政府用這句口號來宣傳為了降低失業而推出的大規模公共工程計畫政策,同時也是對個人主義者的口號「城市空氣帶來自由」("Stadtluft macht frei")的一種嘲弄。納粹在1933年取得政權後繼續使用這句口號。
[编辑] 納粹時代
「勞動帶來自由」被用來放在許多納粹集中營的入口,可能是用來羞辱猶太人(納粹的政治宣傳把猶太人描寫成懶惰的人)、充作諷刺的黑色笑話、或是用來帶給人虛假的希望。
雖然在德國把這類標語放在機構建築或大型莊園的入口是十分常見的事,用在集中營入口則是納粹親衛隊(SS)將軍西奧多.艾克的命令。他是达豪集中營的督察與最高司令。
這個口號現在還可以在許多地方看到,例如奥斯威辛一號集中營。根據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的由歷史學家Laurence Rees製作的「奥斯威辛新史」("Auschwitz: a New History"),奥斯威辛一號集中營的「勞動帶來自由」是由司令Rudolf Höß下令放置的。他認為他是靠做卑微的工作讓自己度過在威瑪共和時坐監的這段經歷。在奥斯威辛,「勞動帶來自由」的“B”是上下顛倒的。
「勞動帶來自由」還可以在達豪、Gross-Rosen、薩克森豪森、Theresienstadt(又稱Terezín)等集中營看到。
然而,在Buchenwald集中營用的口號則是「依功過論處」(德語:"Jedem das Seine")。
1938年奧地利政治歌舞秀作者Jura Soyfer與作曲家Herbert Zipper關押在Dachau集中營時作了「达豪之歌」(Dachaulied)。他們好幾週都得穿過集中營的大門去做日行的強迫勞動。他們認為大門上的「勞動帶來自由」這句話是一種侮辱。這首歌把口號當作Dachau集中營的「課程內容」,以諷刺的口吻重複該口號。
[编辑] 其他
2004年The Libertines發行的同名專輯裡有一首歌的歌名便叫"Arbeit Macht Frei"。這首歌探討了這句口號以及集中營的成員。
Carcass在1993年的專輯Heartwork裡也有一首歌名叫"Arbeit Macht Frei"。
Elie Wiesel的書La nuit(英語:Night)裡提到,Eliezer在奥斯威辛與Buchenwald看過"Arbeit macht fr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