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刹那表示极短的时间,是外来词,来自梵文 ksana。
印度《僧只律》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意思是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24万个“瞬间”,1.2万个弹指,30个须臾。推知“一刹那”是0.018秒。
又據《大毘婆沙論》,一日一夜有30牟呼栗多,900臘縛,54,000怛刹那,6,480,000刹那、一刹那的長度大約是1/75秒(0.013秒)。
- 120 刹那 = 1 坦刹那(tatksana)
- 60 坦刹那 = 1 腊缚(lava)
- 30 腊缚 = 1 牟呼栗多(murhutar)
- 5 牟呼栗多 = 1 時(大時,kala)
- 6 时 = 1 昼夜(即1日)。
[编辑] 公制換算
- 1 「刹那」 = 1/75 秒 = 13.33 毫秒 = 0.01333333......秒。(據《大毘婆沙論》)
- 1 「剎那」=0.018秒(據《俱舍論》)
- 1 「坦刹那」 = 1.6 秒
- 1 「腊缚」 = 96 秒
- 1 「牟呼栗多」 = 2880 秒 = 48 分鍾
- 1 「大時」 = 14400 秒 = 240 分鍾 = 4 小时。
- 1 「須臾」=2880秒 = 48 分鐘
- 1 「彈指」=7.2秒
- 1 「瞬間」=0.36秒
因此可以了解到一刹那是十分短暂的时间,大约是照相机快门百分之一秒的速度。
佛教經典《仁王經》中提到:「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算得事相的生成消滅率為每秒216,000次,或說每次生滅約4.6微秒;和目前科技所能達的飛秒時間尺度相比,或者和物理理論上真空漲落的時間尺度相比,也算是相當大的。一些佛教界人士認為《仁王經》的說法是釋迦牟尼的「方便說」,不是「真實說」。
[编辑] 相關條目
与时间相关的条目 |
公曆:秒 | 分 | 刻 | 时 | 日 | 周 | 旬 | 月 | 季 | 年 | 年代 | 默冬章 | 世纪 | 千年 |
天文:儒略日 | 太阳日 | 恒星日 | 历书日 | 交点月 | 回归月 | 恒星月 | 近点月 | 朔望月 | 交点年 | 回归年 | 恒星年 | 近点年 | 儒略年 | 曆元 | 岁差 |
古制: 剎那 | 時辰(地支) | 更 | 大時 |
时间标准:时区 | 国际原子时 | UTC |
参见: 时间长度比较 | 历法 |
|
|
---|---|
大數 | 一、十、百、千、万、億、兆、京、垓、秭、穣、溝、澗、正、載、極、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数 |
小數 | 分、厘、毛、糸、忽、微、繊、沙、塵、埃、渺、漠、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刹那、六德、虚空、清淨、阿頼耶、阿摩羅、涅槃寂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