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的海王星外天體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自從1846年發現第八顆行星-海王星-之後,就有人不斷的在猜想是不是還有在海王星軌道外側的行星存在著。而近年來,各種各樣想像中的天體被從超越海王星之外的區域被發現,並且曾經幾乎被確認為可能是第九顆行星和第十顆行星。
目录 |
[编辑] 命名法
雖然在歷史上曾經改變過行星的數目(特別是穀神星或其它一些小行星曾經被當成行星),繼木星或海王星之後成為"第九顆行星",而第九顆行星和第十顆行星一般都被當成是假設中的在海王星外的行星。 冥王星在1930年到2006年被當成一顆行星,因而就技術上來說在這段時間沒有第九顆行星的問題,主要的假想行星便只是第十顆行星。
[编辑] 歷史
[编辑] 1846年至1930年:搜尋第九顆行星
X行星的假設,最早來自19世紀晚期的羅威爾,闡明在海王星之外還有第五顆氣體巨星,這是存在著第九顆行星最早的基礎。當羅威爾假設X行星時,X的意思是未知的,並不是羅馬數字的第十;冥王星(在2006年前被視為第九顆行星)被發現之後,X行星被用來解釋外行星軌道被查覺的異常現象。由太空探測器,如航海家2號,進行的更精確測量,使這些異常的現象消失,不再需要一顆額外的行星來解釋,因此在1990年代架設的行星便消聲匿跡了。
[编辑] 1930年至2006年:搜尋第十顆行星
冥王星,是在搜尋X行星的時期被發現的,從1930年被發現至2006年8月24日止,曾短暫的被視為第九顆行星,而之後被國際天文聯會重分類為矮行星。
從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至2006年正式為行星下定義,天文學家和一般大眾都不斷推測第十顆行星的存在。第十顆行星經常出現在科幻作品,而且媒體也經常對新發現的海王星外天體(TNO)進行報導。
古柏帶的發現,使天文學家對第十顆行星的期望越來越高,很可能真的會有一顆天體被授予第十顆行星的頭銜,而最有可能的是某一顆類似冥王星的天體。最新發現的TNO136199 是成為第十顆行星最有可能的候選者,但是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會年會定義了行星這個名稱,將它歸類為矮行星。
[编辑] 現況
2006的重定義,無論如何,不僅使他根本不可能以軌道優勢的原則擠身為第十顆行星,連冥王星都被從行星的名單中剃除了。如果沒有其他定義上的變動,符合標準的任何對象將會被分類為第九顆行星,而不是第十顆行星。
基於現代的太陽系形成理論,一些天文學家相信大小如同火星的繞日天體仍有可能被發現。如果其中有合於2006年行星重定義的天體,它將會是第九顆行星。[1] 目前,還沒有合於這樣條件的天體被發現,亦沒有任何被假設存在的天體具有成為潛在行星的實力。
[编辑] 曾經發現的候選者
[编辑] 塞德娜(Sedna)和創神星(Quaoar)
在2000年代的早期,兩顆被發現且夠大的TNO,雖然沒有在科學界引起足夠成為行星的重視,但迅速的被媒體稱為第"十顆行星"。創神星 是在2002年被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的,雖然明顯的彼冥王星還小,但在發現時確實是當時第二大的TNO。
另一個天體,塞德娜,是在2004年發現的,當時他是太陽系內所知最遙遠的天體。因為它的位置比被認為是太陽系形成早期行被行星散射而成的柯伊伯带 -彗星的來源- 還要遙遠,而被推測為歐特雲的成員。塞德娜的大小被認為是介於冥王星和創神星之間。
[编辑] 鬩神星
被稱為鬩神星的海王星外天體是在2005年初期從2003年的影像資料中發現的[2]。經由哈柏太空望遠鏡的觀測,他的大小被推斷為2398公里,比冥王星大了4.81%,因而在2006年被認為是顆行星[3]。由於鬩神星的距離過於遙遠,這個大小不是直接測出的,而是根據它能吸收到的陽光所能提供的溫度和反射能力估計的。不僅許多媒體都對外報導鬩神星是太陽系的第十顆行星,連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在當時都支持這樣的分類 [4]。
鬩神星的一未發現者注意到,如果冥王星被認為是一顆行星,那麼這顆新發現且更大的也該是顆行星[5]。當時被發現在柯伊伯带上與冥王星有著相似軌道的TNO天體至少已經有700顆,不過鬩神星有著高傾斜角(44°)的軌道。不同於冥王星的是,鬩神星不是位在柯伊伯带上,或是傳統上所認知的行星重心所在的軌道平面,因此他還是異於冥王星的。最後,鬩神星被歸類於新設立的矮行星,它的發現也是冥王星被重新歸類為矮行星的主要原因。
[编辑] 曾被建議的名稱:冥府女王( Persephone)或地獄之后( Proserpina )
傳統上,太陽系的主要天體都以希臘或羅馬的神來命名,在76年前,當時所知太陽系最外層的行星-冥王星(Pluto),相當於希臘的冥王哈得斯(Hades),就是這樣子以羅馬的神命名的。因此普西芬尼(中文意義是陰間女王或冥后)是最常被建議給這一顆可能成為新行星的天體的名字。冥府女王(音譯為普西芬尼)普西芬尼是哈得斯的妻子,因此很適合做為第十顆行星的名字。
這個名字早在1899年(在1930年發現冥王星之前)就已經被第399顆小行星使用了;依據國際天文聯會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為小行星命名的原則 -有一項政策是反對天體的名稱太相似,將海王星外天體命名為冥府女王是不太可能的。
另一個可供選擇的提案是命名為冥后星(Proserpina)-冥王的妻子;但是這個名字也在1853年就被第26號小行星取用了,與冥府女王一樣違反了提名的原則,雖然有些小行星的名字和外行星的衛星共享。
冥府女王的母親 -德墨特爾( Demeter)和冥后的母親 -希蕾絲( Ceres )也都已經分別命名第1108號小行星和穀神星(德墨特爾還曾經被非正式的做為木衛十( Lysithea )的名字)。參閱古希臘的埃勒夫西斯神話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希臘和羅馬神話之間的關係,在歷史上令人好奇的是,在17世紀時,希蕾絲和普西芬尼曾經一度被當成地球和月球的名字。
[编辑] 相關條目
- 第五行星,歷史上曾猜想存在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行星。
- 曾經被認為是行星的天體列表
- 科幻中的太陽系外行星,小說中的海王星外天體。
- X行星
- 祝融星,一顆假設的水內小行星。
|
||
---|---|---|
衛星 | 迪絲諾美亞 | |
矮行星 | 穀神星 · 冥王星 · 鬩神星 | |
發現 | 米高·布朗 · 乍德·特魯希略 · 大衛·拉比諾維茨 · Samuel Oschin · 反射式望遠鏡 · 帕洛馬山天文台 | |
其他 | 第十顆行星 · 製造糾紛、不和的女神 | |
行星 · 行星定義 · 2006年行星重定義 · 古柏帶 · 海王星外天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