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public of Mauritius 毛里裘斯共和国 |
|||||
|
|||||
国家格言:Stella Clavisque Maris Indici | |||||
国歌:Motherland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首都 | 路易士港 | ||||
最大城市 | 路易士港 | ||||
面积
|
|||||
时区 | UTC +4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英語 | ||||
人口 | |||||
主要节日 | 1968年3月12日(独立日)(自英國独立) | ||||
政治文化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毛里裘斯卢比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mu | ||||
国际电话区号 | 230 | ||||
毛里裘斯共和国(英語:Republic of Mauritius),非洲東部一岛国,位于印度洋内,西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里,與非洲大陸相距2200公里。是火山岛。首都為路易士港,面積1,860 平方公里,人口113萬(1995年),獨立日期為1968年03月12日。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亦普遍使用,多數人講印地語和克里奧爾語,島上有不少客家人移民,亦通用客家话。居民51%信奉印度教,31.3%信奉基督教,16.6%信奉伊斯蘭教。氣候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分夏冬兩季,終年濕熱,年平均气温25℃。
[编辑] 歷史
毛里求斯原爲荒島,1505年葡萄牙人馬斯克林到達該島,取名為蝙蝠島。1598年荷蘭人來此,以荷蘭毛里斯王子的名字命名為毛里求斯。1638年,荷蘭人在該島建立永久聚居地,卻在數十年後放棄該島及離去。法國在1715年佔領該島。1810年英軍擊敗法國後佔領該島,在1814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此後從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廉價勞工、囚犯和自由民到此從事墾殖。1961年7月英國被迫同意毛里求斯實行內部自治。1968年3月12日宣佈獨立,为英联邦成员国。1992年改為共和國制,同年3月1日改称毛里求斯共和國。是全世界最早賣豬仔的地方,毛国还有三万多清朝年间移民的后代,多是祖籍广东梅县,至今还习惯称毛国首都圣路易港为“波累” (Port Louis的粤语音译)。[1]
[编辑] 國家象徵
國旗
國旗為長方形2 : 3比例,國旗中紅色代表為爭取獨立而流的血,藍色是印度洋,黃色為自由和太陽,綠色為本國的農業和砂糖。
國徽
國徽由兩隻動物、盾牌組成。盾上帆船象徵繁榮的海上貿易;三棵棕桐樹象徵國家的植物資源和自然條件;五角星和紅鑰匙象徵國家有着「印度洋上的明星及鑰匙」之稱(拉丁文:Stella Clavisque Maris Indici;英文:The Star and Key of Indian Ocean);盾徽兩側是主要農產品甘蔗、主要動物野鹿和絕跡多年的渡渡鸟。
國歌
《祖國》冉 佐治 普羅斯培爾詞,菲力普 戎梯爾曲
光榮歸於祖國,啊這祖國屬於我。 美麗可愛,芳香四播。 圍繞著她我們結合成為一族一國,和平、正義、自由生活。 親愛的祖國,願上帝庇護你世世代代蓬勃。
[编辑] 参考
|
|
---|---|
成员国: | 安哥拉 · 巴西 · 佛得角 · 东帝汶 · 几内亚比绍 · 莫桑比克 · 葡萄牙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观察员国: | 赤道几内亚 · 毛里求斯 |
|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zh:孟加拉; zh-hans:孟加拉国; zh-hant:孟加拉; zh-hk:孟加拉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波札那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 zh:塞浦路斯; zh-hans:塞浦路斯; zh-hant:賽普勒斯; zh-hk:塞浦路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zh:马尔代夫; zh-hans:马尔代夫; zh-hant:馬爾地夫; zh-hk:馬爾代夫 | 马耳他 | zh:毛里求斯; zh-hans:毛里求斯; zh-hant:模里西斯; zh-hk:毛里求斯 | zh:莫桑比克; zh-hans:莫桑比克; zh-hant:莫三比克; zh-hk: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zh:瑙魯; zh-hans:瑙鲁; zh-hant:諾魯; zh-hk:瑙魯 | zh:新西蘭; zh-hans:新西兰; zh-hant:紐西蘭; zh-hk:新西蘭 | zh:奈及利亞; zh-hans:尼日利亚; zh-hant:奈及利亞; zh-hk:尼日利亞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聖zh:克里斯多福與;zh-hans:基茨和;zh-hant:克里斯多福與;zh-hk:基茨和;尼維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萨摩亚 | 塞舌尔 | zh:塞拉利昂; zh-hans:塞拉利昂; zh-hant:獅子山; zh-hk: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蘭卡 | 斯威士兰 | zh:坦桑尼亚; zh-hans:坦桑尼亚; zh-hant:坦尚尼亞; zh-hk:坦桑尼亞 | zh:湯加; zh-hans:汤加; zh-hant:東加; zh-hk:湯加 | zh: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zh-hans: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zh-hant:千里達及托巴哥; zh-hk: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圖瓦盧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zh:赞比亚; zh-hans:赞比亚; zh-hant:尚比亞; zh-hk:贊比亞 |
环印度洋区域合作联盟(IOR-ARC) | ||
---|---|---|
現會員國 | 澳大利亚 - 印度 - 肯尼亚 - 毛里求斯 - 阿曼 - 新加坡 - 南非 - 印度尼西亚 - 马来西亚 - 马达加斯加 莫桑比克 - 斯里兰卡 - 坦桑尼亚 - 也门 - 孟加拉国 - 伊朗 - 泰国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
觀察員國 | 中国 - 埃及 - 法国 - 日本 - 英国 | |
國際組織觀察員 | 环印度洋旅游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