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日治時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
國歌: 君之代¹ | |||||
朝鮮日治時期 | |||||
首府 | 京城府 北纬37度32分,东经126度59分 |
||||
語言 | 官方: 日本語 非官方: 朝鮮語 |
||||
宗教 | 神道教¹ | ||||
政治體制 | 外地 | ||||
日本天皇 | |||||
- 1910–1912 | 明治天皇 | ||||
- 1912–1926 | 大正天皇 | ||||
- 1926–1945 | 昭和天皇 | ||||
朝鮮總督 | |||||
- 1910–1916 | 寺内正毅 (首) | ||||
- 1944–1945 | 阿部信行 (末) | ||||
歷史年期 | 戰間期 | ||||
- 乙巳條約 | 1905年11月18日 | ||||
- 日韓併合 | 1910年8月22日 | ||||
- 三一運動 | 1919年3月1日 | ||||
- 青山里戰鬥 | 1920年9月11日 | ||||
- 虹口公园爆炸案 | 1932年4月29日 | ||||
- 創氏改名 | 1940年–1945年 | ||||
- 二戰結束 | 1945年8月15日 | ||||
- 盟軍託管時期 | 1945年 | ||||
面積 | |||||
- 1920年 | 220,741 km² | ||||
人口 | |||||
- 1920年 est. | 17,264,119 人 | ||||
密度 | 78.2 人/km² | ||||
- 1930年 est. | 21,058,305 人 | ||||
密度 | 95.4 人/km² | ||||
- 1940年 est. | 24,326,327 人 | ||||
密度 | 110.2 人/km² | ||||
貨幣 | 朝鮮銀行券 | ||||
¹ 官方 |
朝鮮日治時期(日本統治時期)為1910年8月29日至1945年8月15日間(另一說為1910年8月22日 - 1945年9月2日),日本統治朝鮮半島的時期。1910年,大韓帝國(李氏朝鮮)與日本簽訂《日韓合邦條約》。朝鮮半島正式併入日本帝國成為日本領土,大韓帝國(李氏朝鮮)正式滅亡。朝鮮日治時期使用貨幣為朝鮮銀行券(1910-1945年),朝鮮銀行券與日圓等值。
目录 |
[编辑] 歷史
1910年5月,陸軍大臣寺内正毅被任命為韓國統監,負責完成合併朝鮮的任務。1910年8月22日,韓國總理李完用與寺内正毅簽訂《日韓併合條約》,寺内正毅成為事實上的第一任朝鮮總督。
1919年高宗去世。在為高宗舉行國葬時,朝鮮民眾藉機在各地遊行,要求朝鮮獨立,是為三一運動。估計約有200萬人參與了遊行。遊行被日本政府暴力鎮壓:根據韓國方面的報告,46,948人被逮捕,7,509人被殺,15,961人受傷;根據日本方面的報告,8437人被捕,553人死亡,1409人受傷[1]。三一運動成為後來4月13日促使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的催化劑。
在獨立運動以鎮壓收場後,日本政府改變了統治策略。軍事政府被文人政府替代,有限的出版自由被容許;東亞日報和朝鮮日報在1920年創立。為了培養殖民地的人才,1924年成立了京城帝國大學;到了日本統治時代末期,日本人學生約占六成,朝鮮人約四成。
反日運動仍然不斷持續,因此1931年朝鮮恢復了軍事統治。1938年日本政府改正朝鮮教育令、學生不必學朝鮮語。1940年2月開始實施創氏改名政策;1940年夏,根據總督府的命令,東亞日報和朝鮮日報停刊。1941年改正國民學校規定、廢止朝鮮語功課。1942年以違反治安維持法逮捕了朝鮮語學會的主要成員。
1945年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日本在8月15日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日本對朝鮮35年的統治。8月21日蘇聯軍占領平壤,8月25日美軍登陸仁川。9月8日美國遠東軍司令部開始軍政,盟軍託管時期開始。
[编辑] 經濟
[编辑] 通貨
[编辑] 社會
[编辑] 教育
[编辑] 戸籍
朝鮮人口[2] | |||||||
1910年 | 1915年 | 1920年 | 1925年 | 1930年 | 1935年 | 1940年 | 1944年 |
---|---|---|---|---|---|---|---|
1331.3萬 | 1627.8萬 | 1728.9萬 | 1952.3萬 | 2105.8萬 | 2289.9萬 | 2432.6萬 | 2591.8萬 |
[编辑] 行政區劃
朝鮮半島歷史系列條目 | |||||||||
史前時期 | |||||||||
傳說時期 (檀君朝鮮) (箕子朝鮮) (卫满朝鲜) (辰国) |
|||||||||
前三國時期 | 三韓 | 馬韓 | 辰韓 | 弁韓 | 漢四郡 | 扶餘國 | 東 沃 沮 |
東濊 | |
三國時期 | 百濟 | 伽倻 | |||||||
新羅 | 高句麗 | ||||||||
南北國時期 | (統一新羅) | 渤海國 | |||||||
後三國時期 | 後百濟 | 新羅 | 後高句麗 | ||||||
王氏高麗 | |||||||||
李氏朝鮮 | |||||||||
大韓帝國 | |||||||||
日治時期 | |||||||||
盟軍託管時期 | |||||||||
大韓民國 (zh:韩国;zh-hans:韩国;zh-hk:南韓;zh-sg:韩国;zh-hant:南韓)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zh:朝鲜;zh-hans:朝鲜;zh-hk:北韓;zh-sg:朝鲜;zh-hant:北韓) |
朝鮮人口 (1939年12月31日)[3] | |||
省份 | 面積 (km²) |
人口 (千人) |
密度 (人/km²) |
---|---|---|---|
京畿道 | 12,821 | 2,590 | 202 |
江原道 | 26,263 | 1,592 | 61 |
忠清北道 | 7,418 | 900 | 121 |
忠清南道 | 8,106 | 1,525 | 188 |
全羅北道 | 8,553 | 1,543 | 180 |
全羅南道 | 13,887 | 2,491 | 179 |
慶尚北道 | 18,989 | 2,432 | 128 |
慶尚南道 | 12,305 | 2,209 | 180 |
平安南道 | 14,939 | 1,656 | 111 |
平安北道 | 28,441 | 1,538 | 54 |
黄海道 | 16,745 | 1,722 | 103 |
咸鏡南道 | 31,978 | 1,661 | 52 |
咸鏡北道 | 20,347 | 935 | 46 |
總計 | 220,792 | 22,804 | 103 |
[编辑] 相關條目
[编辑] 註解
- ^ Lee, Ki-Baik,Translated by Edward W. Wagner with Edwar J. Shultz(1999).A New History of Korea (韓国史新論).Ilchorak/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 1080.ISBN 0-674-61575-1.
- ^ Kyong-hui Hong, "Han'guk ui tosihwa - cheil pu," Kyungbuk taehakkyo nonmunijip (1963)
- ^ Grajdanzev, Andrew J. Modern Korea. New York,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1944. pp.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