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語、斯洛伐克語:Československo或(尤其是1990年後)捷克語:Česko-Slovensko)是一已不存在的中歐國家,成立於1918年,由捷克及斯洛伐克所組成,於1992年解体,並於1993年1月1日起成為捷克共和國及斯洛伐克共和国兩個獨立的國家。
|
|||
國家格言: 1918年至1989年 - 真理克服一切 (捷克文:Pravda vítězí) 1989年至1992年 - 真理克服一切 (拉丁文:Veritas Vincit) |
|||
官方语言 | 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 | ||
首都 | 布拉格 | ||
面积 (1991) | 127,900 km² | ||
人口 (1991) | 15,600,000 捷克人54.1%,斯洛伐克人31%,摩拉維亞人8.7%,匈牙利人3.8%,吉普赛人0.7% |
||
货币 | 捷克斯洛伐克克郎 (Kčs) = 100 赫勒 | ||
时区 | UTC+1 | ||
国歌 | Kde domov můj + Nad Tatrou sa blýska | ||
ISO 3166-1 | CS(已停用) | ||
互联网国家域名 | .cs(已停用,國家解體後改以.cz與.sk作為繼承域名) |
[编辑] 歷史
捷克斯洛伐克地区位於歐洲的中心,在其独立之前受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达300年之久,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1919年,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及斯洛伐克等地區组成一个獨立的國家,名為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独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发展迅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捷曾是世界上十大工业化国家之一。
1937年,英法等国与德国和意大利签定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决定将领土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捷克斯洛伐克被納粹德國占领,德国在捷克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斯洛伐克则成立受德国保护的共和国,部分斯洛伐克地区割让给德国的盟友匈牙利(被称为“高地地区”)。
1945年,在苏联帮助下,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获得解放,捷克和斯洛伐克再度合併,割让匈牙利的领土重新划归捷克斯洛伐克,但外喀尔巴阡地区则割让给苏联的乌克兰。在苏联保护下成立的新政府宣布捷为社會主義國家,并加入苏联提倡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1968年,当时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发动了“布拉格之春”的经济和政治改革运动,为苏联所不容,苏联合其他华约国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戛然而止,捷共领导人杜布切克被挟持至莫斯科,苏联的行为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批评。
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成功發起“天鹅绒革命”(捷克语:sametová revoluce,斯洛伐克语:nežná revolúcia)後,結束了共產黨的一党专政,1990年,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不過,此后捷政局动荡,经济倒退,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原本隐藏的民族矛盾也因為民主化而开始浮出水面。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扬镳,经过全民公决,於1993年1月1日宣布正式解体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史稱「天鵝絨分離」(Velvet Divorce) 。
[编辑] 政府領袖
[编辑] 参见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
捷克斯洛伐克流亡政府 |
|||||||
|
|
---|---|
成员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蒙古人民共和国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古巴共和国 |
|
咨询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
退出的国家: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
观察员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 阿富汗共和国 |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 | 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国 |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 |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尼加拉瓜共和国 | |
|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波兰人民共和国 |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
|
退出的国家: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