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08年5月29日)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
山姓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27位。
[编辑] 姓氏起源
- 出自姜氏,為烈山(又作列山〕氏的后代。據《風俗通》記載:“山氏,為古代烈山氏的后代”;相傳,炎帝為上古時姜姓部族的首領,是少典娶蟜氏女而生,原居于姜水流域,后向東发展到中原地區。炎帝出生于烈山,故號烈山氏。他的后代有的就用“山”作為姓氏。望族出于河内。
- 源于以官為姓氏。據《名賢氏族言行类稿》载,周代有山務之官,掌管山林,后代以官為氏。周代掌管山林开发管理的官員叫山師,也稱山虞。有人世襲山師,子孙便姓山,稱為山氏。
- 出自以祖名為氏。春秋時楚國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叔山”的山字為姓,世代相傳。
- 出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志》的記载,古代有复姓吐难氏,北魏時改為山氏。
- 出自回族中有山姓。回族中的山姓,早期見于元朝官員山僧(晉寧路總管),其先祖為康里人,显然是人關后才使用的山姓。現今山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南、寧夏。
[编辑] 得姓始祖
烈山、叔山冉。山氏的姓源久遠,至少也有3000年的歷史,且來源不一。根據《風俗通》上記载說,山氏,是古代烈山氏的后代,望族出于河内,此支山姓奉烈山为山姓的得姓始祖。又春秋時楚國有个高官叫叔山冉,他的后代以他名字中的“山”字為姓,世代相傳。叔山冉的后代中也有以“冉”為姓的,所以叔山姓和冉姓,有同一个始祖。此支山姓恭叔山冉為山姓的得姓始祖。
[编辑] 歷史名人
- 山濤(公元205年─公元283年),字巨源,晉代吏部尚書。為“竹林七賢”之一。西晉河内懷縣(今河南武陟西方,據河南省武陟縣大虹橋鄉網站資料,大虹橋鄉是山濤出生地,不知詳否)人。虽居高官榮責,卻貞慎簡約,俸祿薪水,散于邻里,時人謂為"璞玉渾金"。武帝時任尚書之職,凡甄拔人物,各有題目,稱"山公啟事"。
- 山簡(公元253年—公元312年),字季倫。河内懷縣(今河南武陟西方)人,乃著名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之子。山簡因镇守襄阳時飲酒優游而聞名于古今。山簡初任為太子舍人,歷侍中尚書,领吏部,有建言。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出為镇南将軍,都督荆、湘、交、廣四州(今两湖两廣一带)諸軍事,镇襄阳。
- 山琮,隋代人,《隋書》記载曾作《老子傳》一部 ,名字與元朝山琮相同.
- 山康,唐代高僧,十五歲學佛,遍游四方。相傳,他云游睦州時,人們曾看見佛从他口中出來,后賜好廣道大師。
- 山行章,宋代人,保眉州無羅城等處功績顯著。
- 山說,宋代人,登科。
- 山悰,宋代人,桂陽王鑠侍讀。
- 山褥環,宋代人,領軍暢當饒將。
- 山琮,元代人,大德三年状元,山東朝城山姓始祖。
- 山錫之,明代蘇州人,洪武年初知縣,改創縣治及學舍公宇焕然一新,至今賴焉。
- 山青,明代徐州人,古今知大義,沉毅有勇略,為燕山護衛百戶。永樂年初,以靖難功績當上右軍都督僉事。
- 山云,明代徐州人,永樂年中,以指揮遠征功績升為都督僉事。宣德正統元年,平息蠻將,鎮廣西,成為當地的都督。
- 山秀,明代仁和人,正統年中為睢陽縣丞相。
- 山浩,字文淵,明代酃縣人,天順年中考獲舉人,任為平陽通判。
- 山禹,明代吳州人,嘉靖丙午年考獲舉人,任為府同知。
- 山錦霞,清代陜西西安府人,附生,同治九年選授華州訓導(黄縣家乘朱筆記载云:現于丁丑春季缙紳載有陜西同州府華州訓導系山錦霞西安府方廪生)----修統譜摘录 原稿為黄縣二十世孙承祉敬录,括號内為修統譜時摘录。
[编辑] 近代名人
[编辑] 網絡鏈接
[编辑]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