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頭底尾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保护现状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Bathygadus antrodes Jordan & Starks, 1904 |
目录 |
[编辑] 分布
本魚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方、中國東海及台灣東北部海域。
[编辑] 深度
水深600~1200公尺。
[编辑] 特徵
本魚軀幹短;尾部側扁甚延長,愈近末端愈纖細;無尾鰭。頭部很寬大厚實,位於頭頂之眼眶間隔大,口極大,端味無頦鬚。齒為珠粒狀,多列成齒帶。下頷有一排倒U型的大型鱗列;喉部彎曲;鰓耙細長狀。兩個背鰭之距離甚短,幾乎相併連,第二背鰭比臀鰭高;無發光器;肛門位置緊鄰臀鰭起點。體被大型圓鱗,極易脫落,魚體全為深棕色,無任何斑紋,體長可達60公分。
[编辑] 生態
屬於深海底棲魚類,肉食性,以磷蝦為主食,耳石形狀顯示出其為游動緩慢的類型。
[编辑] 經濟利用
罕見的種類,雖可食用,但數量極少,經濟價值低,多充作下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