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保护现状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Priacanthus macracanthus Cuvier,1829 |
大眼鯛,又稱短尾大眼鯛,俗名紅目鰱,為輻鰭魚綱鱸形目的其中一個種。
目录 |
[编辑] 分布
本魚分布於東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日本南部、澳洲等海域。
[编辑] 深度
水深4~100公尺。
[编辑] 特徵
本魚體略高,側扁,呈長卵圓形;體最高處位於背鰭第VI棘附近。眼特大,瞳孔大半位於體中線下方。吻短。口裂大,近乎垂直;下頜突出,頜骨、鋤骨和腭骨均具齒。前鰓骨後緣及下緣具鋸齒並具有一枚後向之長強棘。頭及體部皆被有粗糙堅實不易脫落之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孔數72~82枚。體背側呈鮮紅色,腹側則為銀白色。其明顯特徵為前鰓蓋骨後下方及鰓蓋骨後方有一硬棘突出,且背鰭、腹鰭及臀鰭上散佈著一些鮮黃色斑點,有些排列成行,有些則否。背鰭單一,具硬棘10枚,軟條12~14枚;臀鰭與背鰭幾相對,具硬棘3枚,軟條13~14枚;背鰭及臀鰭後端圓形;胸鰭短小;腹鰭中長,短於頭長;尾鰭截形,上下略突。體長可達30公分。
[编辑] 生態
白天棲息在珊瑚礁下的洞穴,身上偶會出現斑駁的暗紋。夜間則成群到水層中間覓食,以較大型的浮游生物如蟹的幼苗、小魚或是頭足類為食。此時體色大多有銀色條紋。
[编辑] 經濟利用
為鮮美的食用魚,適合紅燒或煮薑絲清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