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基礎成本制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語目前企業界使用的管理會計理論與技術,幾乎早在1925年便己逐漸形成,然而整個企業經營環境在這70幾年中己有明顯的變化,例如:由勞力密集的營運方式,轉變為技術密集或資本密集。而管理會計技術的改變也有著長足的進步,例如:成本會計的技術,由傳統的實際成本制,轉變為標準成本制,乃至於目前的作業制成本制度(Activity-Based Costing,以下簡稱ABC)。但管理會計與經營環境的結合仍有一段距離。以台灣企業界而言,中小企業的成本制度大多仍採用實際成本制,而中大型企業則較有可能採行分批或分步成本制或標準成本制;然而目前的經營環境,已逐漸地由傳統產業進化至國際化、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如何更有效率的經營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昇競爭力等,的確是經營團隊最關注的焦點,但目前企業內所提供的成本會計資訊(或管理會計資訊),實已不符合當前企業於面臨各方面競爭壓力下的需求,舉凡是產品成本的計算、定價決策、成本規劃與控制乃至於管理決策等需求方面,上述的成本制度由於其制度上的缺失或流於形式,使得企業於面臨決策或競爭壓力下,採用錯誤、不正確或臆測的資訊來從事判斷,進而使得企業競爭條件喪失或導致決策錯誤。
由於國際市場的快速交流以及國際分工模式的生成,企業的國際化以及國際觀的擴展,已成為二十世紀末企業經營的重要課題,為期盼國際競爭優勢的鞏固以及適應企業管理的需求,勢必得將會計、成本等資訊與管理決策相結合,俾便企業於內、外部管理或決策時,更能反映出事實及問題。因此,引進國外的優良管理會計理論與技術並加以整合運用,的確能企業的經營管理及決策管理帶入一個較有附加價值之領域。
此外,在新製造環境下,由於昂貴自動化設備之引進(尤其是生產事業)及人工成本之提高,因而設備成本及人工成本於產品成本中所佔之比率亦相對地重要,然而若是採用了不恰當的產能觀念與數據,其所造成對產品成本分攤比率的影響非常大,亦即將設備及人力閒置產能(idle capacity)的成本分攤至完成的產品上,也就造成了成本資訊的扭曲。傳統上,企業多半是採用與工業工程有關之稼動(註:衡量方式為:[預算的開機時數-設備停機時數]÷預算的開機時數)分析來從事產能的管理,而缺乏有效地結合產能成本的產能管理制度,其結果導致多數的企業均忽略其重要性或是將無附加價值的產能成本(capacity cost)分攤於產品成本之中,造成企業於制定價格決策或選擇訂單決策時,引用了不恰當的資訊,並減低了企業之競爭力。
故企業之所以需要採行ABC,可歸納為以下幾個原因: 1.產業競爭激烈:產業競爭激烈,正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若成本計算不精確,不僅導致定價決策錯誤,亦可能逐步喪失競爭優勢。 2.成本扭曲問題日趨嚴重(交叉補貼):通常傳統標準成本制定之過程當中,並未考慮大、小訂單間之差異,以及經濟製造量等因素,在現今特殊訂單及產品差異化的趨勢之下,倘若不妥善考慮訂單間之差異,則不可避免地產生交叉補貼之現象,久而久之就造成核心能力之喪失。 3.傳統成本會計無法提供攸關成本與管理之資訊:傳統成本會計所提供之財務報表,大多為管理階層所設計,無法適當地與作業層級主管、人員之管理需求相結合,則導致作業主管無法依據財務報表分析作出適當之管理決策。 4.製造費用結構改變:如前所述,目前之製造環境,已由傳統之人力密集製造方式,逐漸步入自動化之製造方式,製造費用結構亦有顯著之改變,不僅製造費用分攤方式應隨之改變,同時應將產能成本之因素考慮在內,以便更精確的反映出管理所需求之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