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世界自然基金会 |
|
創辦人 | 朱利安·赫胥黎 愛德華·赫爾曼 Peter Scott 蓋伊‧芒福德博士 |
---|---|
類型 | 公益信託 |
成立日期 | 1961年9月11日 瑞士 莫爾日 |
總部 | 瑞士、格朗 |
主要人物 | 愛德華·赫爾曼 克勞迪·馬丁博士 基金會主席:伊米卡·安耀庫 |
服務範圍 | 全球 |
目標 | 環保 |
方法 | 遊說、研究、提供解决方案 |
收入 | $133,301,000 美金 (2007年)[1] |
志願者數目 | 大約4,500人 |
網站 | wwf.org/panda.org |
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簡稱WWF)成立于1961年9月11日,标志是一只大熊猫。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终目标是制止并最终扭转地球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并帮助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
目录 |
[编辑] 历史
[编辑] 60年代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创始阶段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2]。他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任总干事,也曾帮助建立了一个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1960年,赫胥黎前往东非,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该地区野生动物保护活动的顾问。在那里,他被自己的所见所闻惊呆了。回到伦敦后,赫胥黎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三篇文章以警告英国公众。他在文章里指出,如果我们人类以如此的速度去破坏动物栖息地,捕杀野生动物,那么该地区的野生物种在20年内就会毁灭殆尽。
赫胥黎的文章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公众们开始认识到自然保护是一个严峻的问题,赫胥黎收到许多公众的来信,其中包括一位名为维克多.斯托兰(Victor Stolan)的商人。他在信中指出创立一个国际组织来筹集保护自然的资金是多么的需要。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1961年9月11日正式作为慈善团体登记注册,从此一场为拯救地球的集资活动开始了[3]。
世界自然基金会第一个国家计划于1961年11月23日在英国建立,爱丁堡公爵担任主席。12月1日,美国也继而成立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国家机构,紧接着是瑞士。
[编辑] 70年代
1970年,荷兰伯恩哈特王子(Prince Bernhard of the Netherlands),后来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的主席,为该组织建立了一个牢固而独立的经济基础。世界自然基金会设立了1,000万美元的基金,被称为「1001:自然信用基金」。为此一千零一个人每人捐款1万美元。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总部便可以用这个款项的利息作为机构管理的开支。
1979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捐助者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提供了一处现代化的办公楼,它位于日内瓦和洛桑中间地带,日内瓦湖畔的格朗(Gland)。
[编辑] 80年代
1981年,当爱丁堡公爵代替约翰·劳通(John H Loudon)担任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席时,该组织已在世界各地拥有100万长期支持者。1983年,随着自然保护邮票收集活动的展开,捐款数额迅速增加。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130多个国家的邮政机构共同选择,并将一些濒临灭绝动物的图案印制在邮票上,这一活动目前已成功地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筹集到1,000万美元的款项。
1986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认识到它原有的名称“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orld Wildlife Fund)已无法再反映该组织的活动范围。于是该组织将名称改为现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以表示其活动范围的扩大。然而,只有美国和加拿大的分支机构仍然沿用旧名。
作为该组织25周年纪念活动的一部分,世界自然基金会邀请了世界五大宗教的领袖来到意大利的历史名城阿西西(Assisi)进行为期两天的聚首。之后,宗教领袖们宣布自然保护是他们各自信仰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导致了一个国际保护网络的建立,如今它已包括七个宗教在内。通过这一网络,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宗教团体一起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世界自然基金会作为一个各国政府愿意与之合作的民间团体的形象表明,这个组织在为政府各项政策的制定和修改中所施加的影响和力量恰当分寸。1985年,该组织促使国际社会延缓捕鲸行动。目前,它正在争取在南极洲为鲸鱼建立一个海洋保护区域。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各国政府的和善关系使其能够开展“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在此交易中,许多国家的债务款项被转而用来作为该国自然保护活动的资金。这种“债务换自然”的交易已在许多国家进行,其中包括厄瓜多尔、菲律宾、波兰、赞比亚。
[编辑] 90年代
从九十年代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重新制定了其战略计划。扩大之后的战略重申了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保护的主题,并将组织的工作归划为三个独立的部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促进对自然资源和持续发展利用的观念、以及减少浪费行消费和污染。九十年代的战略还将减少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主导化,以增加与当地居民的合作。
[编辑] WWF中国
1980年,WWF正式来到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工作,1996年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发展至今,WWF共在中国八个城市建立办公室,拥有80多名员工,开展了包括物种、森林、淡水与海洋、能源与气候变化、环境教育和野生物贸易等多方面的工作。
WWF中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实现减少中国对全球的生态影响和改善人民生计的双重目标而提供解决方案。
[编辑] 地区办公室
- 西安办公室:于2002年成立,致力于秦岭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成都办公室:于2002年成立,致力于长江上游和岷山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项目。
- 武汉办公室:于2002年成立,致力于长江中、下游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尤其是阻隔湖泊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与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到汇丰银行的资金支持。
- 长沙办公室:于1999年成立,目前致力于第三期的“携手保护生命之河”长江项目,覆盖区域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四省在内的长江中游地区。
- 拉萨办公室:于2001年成立,主要工作以能力建设、反偷猎、亚洲大型猫科动物贸易、提高保护意识以及动植物研究为主。
- 昆明办公室:于2000年成立,致力于在滇西北地区开展综合保护与发展项目及在中国西南开展贫困与环境项目的研究、示范和相关政策倡导工作。
- 哈尔滨办公室:于2006年成立,致力于黑龙江流域生态区保护项目。
- 上海办公室:隶属于北京代表处,于2006年成立,负责「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在中国的总体协调及相关模块在长江河口地区的实施,还负责推动更多的上海市企业参到与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 Hong Kong)成立於1981年,屬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網絡的一份子,於灣仔、中環、大埔元洲仔、米埔及海下灣設有共5個辦事處。
[编辑] 歷史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成立之初致力籌募經費保護大熊貓及其他瀕危物種。1980年代在米埔發展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同時為學校開展各項環境教育活動。1990年代開始致力推行多樣化的環境保護工作,重點項目有濕地存護政策工作及海洋存護政策工作。
[编辑] 組織架構
- 董事委員會
- 邵在德先生(主席)
- 郭志權博士(會長)
- 鍾逸傑爵士(Sir David Akers-Jones,副會長)
- 捷成漢先生(Mr. Hans Michael Jebsen,副會長)
- 魏國麟先生(Mr. Edgar Ancona,義務司庫)
- 白丹尼先生(Mr. Daniel R Bradshaw,義務法律顧問)
- 米湛士先生(Mr. Michael Chalmers)
- 張肇昌醫生
- 范文志先生(Mr. William W. Flanz)
- Mr. Frederick J Long
- Mrs. Elaine Forsgate Marden
- 彭敬慈博士
- Mr. Tony Turner
- Dr. Yvonne Sadovy
- 胡棣周先生
[编辑] 教育中心
- 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位於新界大埔元洲仔,原為政務司官邸,於1986年獲授予管理權,發展成為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位於新界米埔具國際重要價值的拉姆薩爾濕地,於1986年落成啟用,設有展覽廳、視聽室及小型實驗室外,陸續增設觀鳥屋、教育徑、浮橋、教育中心及野外研習中心、介紹基圍運作的基圍博物館及水禽飼養池等。
- 斯科特野外研習中心:於1990年落成啟用,為到訪米埔自然保護區的會員提供住宿設施。
- 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全名為「賽馬會匯豐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位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的北端,海下灣在1996年7月成為香港首批海岸公園,生物中心於2003年成立,建築在沒有珊瑚生長的海床上,總面積達834平方米,內部裝修工程於2007年10月全部完成。
[编辑] 商標縮寫事件
200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控告世界職業摔角聯盟濫用「WWF」的簡稱,而1979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與世界職業摔角聯盟都是使用「WWF」的英文簡稱,但是在1994年出現問題,因為世界自然基金会已經先把這簡寫先行註冊[4]。
2001年8月10日,英國一間法庭宣布這項訴訟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勝訴,世界職業摔角聯盟也因為這官司的敗訴,被迫將英文全稱,在2002年5月5日,由「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改成由「WWE」簡寫組成的「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並將網址與所有內容,以及股票上市名稱,從「WWF」轉換成「WWE」,也是「WWE」被稱之「世界摔角娛樂」的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