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避讳是中国古代为回避君父尊亲的名字的一种要求。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否則認為極不禮貌。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這種要求也曾經適用於中華文化圈臨近國家,例如日本。
避讳从周朝开始就有了,但当时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不用回避,有一个字相同也不用回避。到了汉朝,这种要求变得非常严格。地名、物名、官名、人名都要回避皇帝的名字。到了唐朝,有一个字相同也必须回避了,当时著名诗人李贺就是因为其父名“晋肃”,而不得参加进士考试,致使终身不得志。
目录 |
[编辑] 避諱的種類
[编辑] 避諱的方法與實例
陳垣《史諱舉例》曰:「避諱常用之法有三:曰改字,曰空字,曰缺筆。」
[编辑] 改字
改字法:遇到要避諱的字時使用其他別字代替。例如:
- 秦始皇名嬴政,“政”与“正”同音,所以秦代称“政月”为“正月”,「正」字改唸平聲,甚至改称“端月”。
- 避漢高祖劉邦諱,“相邦”改“相國”。漢以後王朝復稱“相邦”。
- 避漢景帝劉啟諱,“啟蟄”改驚蟄。
- 避東漢光武帝劉秀諱,西漢孝廉“秀才”改“茂才”。
- 避漢明帝劉莊讳,莊姓的一部分改为嚴姓。
- 避漢靈帝劉志讳,東觀漢記的“志”改稱“意”。
- 避晉宣帝司馬懿諱,三國志將吳懿改“吳壹”。
- 避晉文帝司馬昭諱,王昭君改稱王明君,蔡昭姬改稱蔡文姬,韋昭改稱韋曜。
- 避西晉愍帝司馬業諱,建業(今南京市)改名為建康。
- 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世」、「民」常改為「代」、「人」。例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句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中的“人风”实际上是指“民风”,是为此而改。
- 孔子之名丘曾經是金朝的聖人諱,所以丘姓的一部分改为邱姓。
- 避清康熙帝玄燁讳,故宫玄武門改神武門,而“玄孫”改“元孫”皇。
- 避清雍正帝胤禛即皇位起之諱,同輩排行用字“胤”改“允”。
- 避清乾隆帝弘曆諱,曆常改為歷,而大清曆法時憲曆改時憲書。嘉納治五郎的弘文館改「宏文館」。
- 避清道光帝旻寧讳,北京外城廣寧門改名廣安門。
有些皇帝即位時,名改用較不常用的字作為避諱字,使得較常用的原名用字免迴避。例如:
[编辑] 空字
空字法:遇到要避諱的字時不填寫,例如“觀世音”被稱為“觀音”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
[编辑] 缺筆
缺筆法:當遇到要避諱的字時,在該字上少寫一筆,例如:
[编辑] 不避諱的後果
在古代,避讳被明文写进了法律。唐朝的法律规定,直呼皇帝的名字犯“大不敬”罪,不能赦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退休浙江布政使彭家屏在族譜《大彭統記》刊登河南生員段昌緒家存吳三桂文告時,乾隆帝之名諱弘曆不缺筆,導致令彭家屛自殺及斬段昌緒。[1]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江西書生王錫侯在他刪簡康熙字典寫的字典《字貫》凡例寫入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之名諱(玄燁、胤禛、弘曆),沒有缺筆避諱,也有批評康熙字典“然而穿貫之難”的内容,被認爲非常不敬,而被處斬滅族。[2] [3]
[编辑] 近代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在位時,“儀”曾經是避諱字。[4]清朝滅亡後,中國不再避國諱。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避讳習俗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取同父辈或祖辈同名或同音的字作为名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为不敬,所以仍然要注意親屬稱謂。相反地,欧美文化中許多父子,甚至好几代都同名同姓,代表纪念。
[编辑] 民間
除國諱之外,中國尤其廣東人士因信仰、迷信等因由,更對甚多日常用詞作出避諱,變成一些其他人難以理解的用語,其中突出例子如下:
- 「空屋」:原意為空置的房子,但因「空」與「凶」(即不幸)的讀音相似,而改用「凶」之反義詞「吉」,因此人們習慣以「吉屋」代替形容空置的房子。
- 「通書」:原為一本書籍名字,但因「書」與「輸」(即失敗)的讀音相似,而改用「輸」之反義詞「勝」,因此人們習慣以「通勝」代替指通書。
- 「肝」臟:五臟名稱,但因「肝」與「乾」(即枯竭)同音,而改叫「膶」(取濕潤之音意),因此(尤其操粵語人士)牛肝叫「牛膶」。
- 同理,「舌頭」的「舌」,粵語「舌」與「蝕」(即虧蝕)同音,而改叫「脷」(取盈利之音意),因此(也是操粵語人士)豬舌叫「豬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