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public of Zambia 贊比亞共和國 |
|||||
|
|||||
国家格言:One Zambia, One Nation(英語) 翻譯:一個贊比亞,一個國家 |
|||||
国歌:《獨立高歌尚比亞,自豪又自由》
(《Stand and Sing of Zambia, Proud and Free》)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路沙卡 | ||||
最大城市 | 路沙卡 | ||||
面积
|
|||||
时区 | UTC+2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英語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總統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GDP(PPP) | 72.69億美元(2005年估計) PPP-107.92億美元(2005年估計) |
||||
人均GDP(PPP) | 627美元(2005年估計) PPP-931美元(2005年估計) |
||||
HDI | 0.407(低,2006年) | ||||
中央银行 | 尚比亞銀行 | ||||
货币单位 | 尚比亞克拉查(ZMK)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ZMB | ||||
国际域名缩写 | .zm | ||||
国际电话区号 | +260 | ||||
赞比亚共和国是中部非洲的一个內陸國家。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相邻。赞比亚的首都是卢萨卡。
目录 |
[编辑] 歷史
2000年以前,赞比亚本地居民就不断被外来居民吸收融合。15世纪来,说班图语的居民开始进入赞比亚,17到19世纪达到高峰。19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和传教士开始渗入此地。
1888年英国殖民者罗德从当地酋长取得了开矿权。同年英国当局建立了南北罗德西亚(分别是现在的赞比亚和津巴布韦。1924年北罗德西亚成为由英国殖民官员统治的保护地。1953年南北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现今的马拉维)合并成为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联邦(即中非联邦)。1962年的联邦选举中,非洲人赢得了大多数立法委员会的席位。立法委员会通过决议,呼吁北罗德西亚脱离联邦,并要求更广泛的自治民主权和公民权。1963年联邦解散。1964年10月24日北罗德西亚改称赞比亚共和国。
独立初期,赞比亚处境较为艰难。当时三个邻国-南罗德西亚,以及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和安哥拉-都处于白人统治下。由于赞比亚支持南部非洲各国的黑人政治团体,赞比亚同罗德西亚的关系很紧张,最终导致了两国边界的关闭。但中国援建的坦贊鐵路缓解了由此带来的运输问题。赞比西河上的卡日巴水电站也提供了足够的能源。
2006年9月28日,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10月2日,首席大法官宣布,利维·姆瓦纳瓦萨获得连任。多党民主运动获得议会150个席位中的70席,爱国阵线党获得36席,统一民主联盟获得26席。[1]
[编辑] 政治
赞比亚实行总统制,单院制。议会国民大会有150个选举产生的席位,多至8个总统指定席位和一位议长。
由中央派出的部长级官员到全国9个省份,行使省长的权力。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受理上诉案件。最高法院下设高级法院,地区法院。
[编辑] 外交
[编辑] 行政區劃
全国共分九个省。
- 中央省 (Central Province)
- 铜带省 (Copperbelt Province)
- 东方省 (Eastern Province)
- 卢阿普拉省 (Luapula Province)
- 卢萨卡省 (Lusaka Province)
- 北方省 (Northern Province)
- 西北省 (North-Western Province)
- 南方省 (Southern Province)
- 西方省 (Western Province)
[编辑] 地理
赞比亚是个内陆国家,大部分处于高原上,亦有丘陵和山地。赞比西河是第一大河,河上有著名的维多利亚瀑布。 全境基本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每年10月到次年4月为雨季。
矿产资源丰富。黄金、铂族元素、锰、钒、铬、硅铝酸盐的储量居世界第一, 蛭石、 镐居第二位,锑、氟石、磷酸盐居第三位,钴石、钛、锌居第四位,煤、镍、铀居第 五位。1994年已探明的矿藏储量:黄金1.8万吨、铂族金属5.89万吨、锰39.92万吨、钒1250万吨、蛭石8000万吨、铬32亿吨、硅酸铝盐5080万吨、铀17.71万吨、煤553亿吨、铁59亿吨、锑25万吨、镍1180万吨。
[编辑] 经济
赞比亚是撒哈拉南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一千万人口中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区内。人均年收入约300美金,大约是独立前的一半,属于世界最贫困国家。
赞比亚历来以铜矿为支柱产业。但由于国际市场铜矿价格下降和缺少投资等因素,铜产量逐年下降,1998年降到了30年来最低点。2001年政府实行了铜产业私有化后,銅產量开始回升,加上近年銅價大升,帶動銅產業的收入增加。
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玉米是主要出口和粮食作物。农业潜力较大,全国可耕种地只有约20%被开垦。花卉业是农业中发展较快的新兴产业。
- GDP:89亿美元(2002年)
- 人均GDP:890美元(2002年)
- GDP增长率:4.2%(2002年)
[编辑] 人口
赞比亚人口主体由约70个班图语族的族裔构成。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及奔巴、尼昂家等当地语言。主要宗教为传统宗教和基督教的混合信仰,1992年,前总统卡翁达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英国人和南非人是主要侨民,约有1万5千人,主要居住在首都卢萨卡。亚裔较少,主要是印度裔。
[编辑] 重要城镇
- 姆韦鲁湖 (Lake Mweru)
- 班韦卢湖 (Lake Bangwelu)
- 姆巴拉 (Mbala)
- 卡萨马 (Kasama)
- 姆皮卡 (Mpika)
- 钦戈拉 (Chingola)
- 基特韦 (Kitwe)
- 恩多拉 (Ndola)
- 卡布韦 (Kabwe)
- 卢萨卡 (Lusaka) 国都
- 芒古 (Mongu)
- 穆洛贝齐 (Mulobezi)
- 卡里巴水庫 (Lake Kariba)
- 马兰巴 (Maramba)
[编辑] 文化
[编辑] 外部連結
- (英文)尚比亞政府網站
- (英文)拜訪尚比亞
- (正体中文)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尚比亞國情簡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zh:孟加拉; zh-hans:孟加拉国; zh-hant:孟加拉; zh-hk:孟加拉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波札那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 zh:塞浦路斯; zh-hans:塞浦路斯; zh-hant:賽普勒斯; zh-hk:塞浦路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zh:马尔代夫; zh-hans:马尔代夫; zh-hant:馬爾地夫; zh-hk:馬爾代夫 | 马耳他 | zh:毛里求斯; zh-hans:毛里求斯; zh-hant:模里西斯; zh-hk:毛里求斯 | zh:莫桑比克; zh-hans:莫桑比克; zh-hant:莫三比克; zh-hk: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zh:瑙魯; zh-hans:瑙鲁; zh-hant:諾魯; zh-hk:瑙魯 | zh:新西蘭; zh-hans:新西兰; zh-hant:紐西蘭; zh-hk:新西蘭 | zh:奈及利亞; zh-hans:尼日利亚; zh-hant:奈及利亞; zh-hk:尼日利亞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聖zh:克里斯多福與;zh-hans:基茨和;zh-hant:克里斯多福與;zh-hk:基茨和;尼維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萨摩亚 | 塞舌尔 | zh:塞拉利昂; zh-hans:塞拉利昂; zh-hant:獅子山; zh-hk: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蘭卡 | 斯威士兰 | zh:坦桑尼亚; zh-hans:坦桑尼亚; zh-hant:坦尚尼亞; zh-hk:坦桑尼亞 | zh:湯加; zh-hans:汤加; zh-hant:東加; zh-hk:湯加 | zh: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zh-hans: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zh-hant:千里達及托巴哥; zh-hk: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圖瓦盧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zh:赞比亚; zh-hans:赞比亚; zh-hant:尚比亞; zh-hk:贊比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