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 摩洛哥王国 |
|||||
|
|||||
国家格言:无 | |||||
国歌:Hymne Chérifien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 |
|||||
首都 | 拉巴特 | ||||
最大城市 | 達爾貝達 | ||||
面积
|
|||||
时区 | UTC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阿拉伯語,法语 | ||||
人口
|
|||||
主要节日 | 1956年3月2日 (独立自法国)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摩洛哥迪拉姆(MAD) | ||||
国家资料 | |||||
国际域名缩写 | .MA | ||||
国际电话区号 | 212 | ||||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语:المغرب)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该王国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目录 |
[编辑] 历史
参见摩洛哥历史
自50万年以来摩洛哥所在的地方是非洲和欧洲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考古发现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居住了。最早在这里定居的柏柏尔人的来历已无以考证。7世纪时,阿拉伯人到来,並在8世纪建立王国。中世纪时期在这里统治的朝代有些是柏柏尔人,有些是阿拉伯人。从15世纪开始,摩洛哥受到多个西方国家的入侵。1912年3月,法国占领摩洛哥。1956年3月,获得独立。[1]
中國古籍中有關摩洛哥的較早記載,有宋人趙汝適《諸蕃志》「默伽獵國」。
[编辑] 政治
摩洛哥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多党制的国家,国王拥有比较大的权利。议会分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众议院325名议员由国民直接选举而出,任期为五年。参议院270名由地方代表选出,每三年更换三分之一。
穆罕默德六世从1999年登基后加强国家的民主化,对内试图缓和贫困和保证社会治安,对外持比较缓和的伊斯兰国家政策。摩洛哥是中东与欧美对话的一个重要中间人。
[编辑] 地理
受副高控制和加那利寒流影响,形成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阿特拉斯山脉横贯全国,其中图卜卡勒山(4165米)是全国最高点。
54%的人口是城市居民。重要城市有:
[编辑] 经济
摩洛哥最主要的经济部门是旅游业、渔业和磷酸矿的出口。农业与牧业也比较重要,但受气候影响比较大。摩洛哥在许多方面依靠外来资助。国民经济发展相当缓慢。
[编辑] 人口
摩洛哥80%的居民是阿拉伯人,20%是柏柏尔人。大多数是逊尼派教徒。此外还有少数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
[编辑] 文化
日期 | 中文名 | 当地名 | 备注 |
---|---|---|---|
3月2日 | 独立日 | ||
7月30日 | 国庆日 | 国王登基 |
[编辑] 相关链接
阿拉伯国家联盟 – 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 | ![]() |
---|---|
阿尔及利亚 • 巴林 • 科摩罗 • 吉布提 • 埃及 • 伊拉克 • 约旦 • 科威特 • 黎巴嫩 • 利比亚 • 毛里塔尼亚 • 摩洛哥 • 阿曼 • 巴勒斯坦国 • 卡塔尔 • 沙特阿拉伯 • 索马里 • 苏丹 • 叙利亚 • zh-hans:突尼斯;zh-hant:突尼西亞;zh-hk:突尼西亞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也门 |
|
||||||
---|---|---|---|---|---|---|
|
||||||
參見境外领和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