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慕容恪(?—366年7月19日),字玄恭,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前燕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慕容恪是前燕王慕容皝的第四子(《晋书·慕容恪载记》)。
前燕光壽四年(西元360年)正月底,前燕皇帝慕容儁病死後,太子慕容暐繼任。時任大司馬的太原王慕容恪依兄長遺詔輔政,同年2月升任太宰。渠執政之初,由於太師慕輿根主張把政治中心遷回龍城,不合慕容恪的意;兼以慕輿根在太后與慕容暐面說慕容恪有不軌之舉,慕容恪於是殺慕輿根及其黨羽。
慕容恪雖綜大政,但每事必與叔父慕容評商議,史稱「未嘗專決,虛心待士,諮詢善道,量才授任,人不踰位。官屬朝臣或有過失,不顯其狀,隨宜他叙,不令失倫,唯以此為貶;時人以為大愧,莫敢犯者。」慕容恪政治與軍事俱有才能,東晉一度收復的洛陽於公元365年失守,就是被慕容恪所攻下。(《資治通鑑晉穆帝升平四年)
史稱慕容恪帶兵不以身份欺凌部屬,而是加以恩惠與信任,在軍務上則是把握大原則,不會太嚴苛,使士卒可以安心待在軍營。平時營中雖然寬縱,對手看來好像有機可乘,然而警備嚴密,敵人來到卻無法靠近,因此慕容恪打仗未嘗吃過敗仗。(《資治通鑑》晉哀帝興寧三年)
367年4月,慕容恪病危,向慕容暐推薦吳王慕容垂繼任他的大司馬職務,指吳王文武兼資,若任以大政,國家可安。但其叔慕容評繼恪輔政後,並不遵從恪的建議,而以慕容暐之弟慕容沖為大司馬,結果出現秦、晉乘機伐燕的局面。
慕容恪以俊美外貌和軍事天才著稱,風華絕代一詞原先乃是形容慕容恪。zh-hans:;zh-hant:[來源請求]
[编辑] 後代
- 慕容楷
- 慕容肅
- 慕容紹
[编辑] 外部參考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漢京文化有限公司,臺北縣,1992年9月1日臺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