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反切(“反切”,拼音:fǎn qiè)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漢字注音方法,也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兩個漢字來為一個漢字注音,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古代採用直行的書寫方式,故前字在上,後字在下)。在使用音標和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國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時間最長的注音方法。
反切有一口訣:「上字辨陰陽,下字辨平仄」。
目录 |
[编辑] 釋名
反切法最初也稱為「反」或「翻」,後來叫「切」,所以「反切」是「反」和「切」兩種說法的合稱。這兩種說法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實質沒有區別。顧炎武《音論》裡說:「《禮部韻略》曰:『音韻輾轉相協謂之反,亦作翻,兩字相摩以成聲韻謂之切。』其實一也。」反切取的就是「反覆切摩」之意。唐代宗大曆年間,因皇帝害怕造反,忌諱「反」字,遂將「反」改成了「切」。
[编辑] 歷史
- 讀若法就是拏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讓讀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確讀音來。如,《說文解字》<玉部>:「珣,讀若宣」,<宀部>:「宋,居也,從宀木,讀若送。」
- 譬況法是採用的描述性的語言說出字音的特徵。如,《淮南子·地形訓》:「其地宜黍,多旄尾。」高誘注:「旄讀綢繆之繆,急氣言乃得之。」
- 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如,《康熙字典》:「据,……久魚切,……斤魚切,𠀤音居……又……居玉切,音據」。
反切始見於東漢。《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孫叔然(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又云:「至於魏世,此事大行」。大體上漢末出現反切,魏晉開始盛行。有學者認為反切的初創跟佛教傳入有關。
其實在漢以前就有反切現象的存在了,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者焉”為“旃”。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基本資料,是漢語音韻學的基礎之一。
[编辑] 拼讀方法
古人因為沒有拼音文字,用兩個漢字來注一個字的音。第一個字(反切上字)注聲母,第二個字(反切下字)注 韻母和聲調。例如:酒子酉切。子聲母為精母,酉韻母為有韻,聲調為上聲,故酒精聲酉韻上聲。因為古代的發音和現代的不一樣,所以用現代語言(含普通話及其他方言)可能無法得到正確發音,妄論當時之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