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逸待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文為:「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此计意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方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在作战中,「以逸待勞」就表现在自己养精蓄锐,待敌疲劳混乱时,乘机出击取胜。
[编辑] 注釋
- 示之以动:以正面佯攻、佯动等军事行动来迷惑敌方。
- 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这是说,动而合理,是天生地长,好处无穷。
[编辑]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面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编辑] 典故
来自《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孙子·虚实篇》:“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同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原意是说,凡是先到战场面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三十六計 | ||||||
---|---|---|---|---|---|---|
勝戰計 | 一 瞞天過海 | 二 圍魏救趙 | 三 借刀殺人 | 四 以逸待勞 | 五 趁火打劫 | 六 聲東擊西 |
敵戰計 | 七 無中生有 | 八 暗渡陈仓 | 九 隔岸觀火 | 十 笑裏藏刀 | 十一 李代桃僵 | 十二 順手牽羊 |
攻戰計 | 十三 打草驚蛇 | 十四 借屍還魂 | 十五 調虎離山 | 十六 欲擒故縱 | 十七 抛砖引玉 | 十八 擒賊擒王 |
混戰計 | 十九 釜底抽薪 | 二十 渾水摸魚 | 廿一 金蟬脫殼 | 廿二 關門捉賊 | 廿三 遠交近攻 | 廿四 假道伐虢 |
並戰計 | 廿五 偷梁換柱 | 廿六 指桑罵槐 | 廿七 假癡不癲 | 廿八 上屋抽梯 | 廿九 樹上開花 | 三十 反客為主 |
败战计 | 卅一 美人計 | 卅二 空城計 | 卅三 反間計 | 卅四 苦肉計 | 卅五 連環計 | 卅六 走為上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