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令吉(马来语:Ringgit),又译zh-hans:令吉; zh-hant:林吉特; zh-sg:林吉特;,是马来西亚的货币,马来西亚对本身货币的汉语官方名称在2004年前是零吉,2004年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定后,便称为令吉。ISO 4217国际标准代码是MYR。官方标号为RM。使用RM是因为新加坡元和文莱元的马来语名称也是Ringgit,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候造成混乱,故使用RM作为货币标号,RM是Ringgit Malaysia的简称。
目录 |
[编辑] 简介
令吉是由马来语中的Ringgit翻译过来的,马来语中Ringgit的原意是“齿”,由于以前西班牙银币在东南亚一带非常流行,而西班牙银币的周边又有齿型,因而得此名称。另外一说是,“ringgit”一词来自闽南语读音的龙银一词。
1975年8月,马来西亚政府正式规定其货币名称为Ringgit。当时中文译为零吉。1975年8月前,国际间都以元(Dollar)和分(Cent)来称呼马来西亚的货币。
1990年,马来西亚政府规定,马来西亚货币的标号为“RM”取代之前的“M$”。
零吉改为令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零吉”中的“零”会在书写时产生混乱。
另一种说法是,零吉可以解释成“无吉”,故希望该改个好兆头的名称。故2004年以后,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定全国以后使用“令吉”称呼马来西亚的货币。马来西亚各媒体,教科书,有汉语的官方文件,银行等都一律开始使用这一词。马来西亚规范理事会也把新名称传达给使用汉语的各国驻马大使馆和办事处。值得一提的是,在修改过程中,有不少人提议改名为“灵吉”,但这一方案始终没有被规范理事会接受,而造成一些人对规范理事会的不满。
[编辑] 令吉的其他非正式称呼
令吉的其他中文譯名有林吉特,這個語彙大多使用於中国大陆,但當地也並用令吉。《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 12873《貨幣及基金代碼之表示法》與ISO 4217相對應,也使用林吉特,但臺灣有時也用令吉。香港、澳門則是“令吉”以及“林吉特”都有使用。但是,由于马来语Ringgit一词中的t是「延遲解阻」的入聲字結尾,並不像英文一樣實際發出聲音,因此這個譯名并不被马来西亚人認為是合適的。其他的称法還有"马币"和"块",前者是马来西亚货币的简称,后者則常常出现于口语中。例如,在街上,很多人便常说xxx块钱,而不说xxx令吉。
令吉的旧称法是“元”,虽然在1975年8月便不再官方场合使用,但这个词在非官方场合裏还是很普遍。
在提案修改零吉的过程中,不少人提出灵吉一词,但最后这个方案没有被接受。而提议使用“灵吉”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这词比“令吉”更有好预兆。
令吉最小单位的官方称呼是仙(Sen),其他的称呼有“角”、"分"和"毛",这些称法多出现于口语。例如,在街上,很多人常说xxx“分”或xxx“毛”,比较少说xxx仙。
*注:
*10分等于1角,10角等于1令吉
*10分等于1毛,10毛等于1令吉
在标号方面,比较流行的有M$。
[编辑] 令吉的简史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1967年6月正式印制1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的钞票。1968年正式印制1000元大钞。
*注:马来西亚货币在1975年8月前,称为元。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1982年第2度印制新版本钞票,这次有1、5、10、20、50、100、500和1000令吉。1993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打造1令吉硬币,并全面取代1令吉纸币的印制。1996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再度印制新版钞票,这次以2020年宏愿为主题。印刷的钞票有1、5、10、50和100。1998年,马来西亚举办英联邦运动会,为了纪念这次的运动会,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出版50令吉的塑胶钞票。2004年,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新印制的10令吉钞票上加强保安措施。2004年末,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将5令吉钞票的材料换成塑胶。2004年末和2005年初,马来西亚市面上出现1仙硬币短缺的现象,至今仍未全面解决。2005年12月在马来西亚國家銀行的宣佈下,1令吉硬幣已于2005年12月7日起報廢。
[编辑] 令吉的單位和分类
马来西亚货币以仙(Sen)为最小单位,100个仙为1令吉。
- 纸货币的分类:
- 1000令吉钞票(已停止使用和印制)
- 500令吉钞票(已停止使用和印制)
- 100令吉钞票
- 50令吉钞票
- 20令吉钞票(已经停止印制,但可以继续使用)
- 10令吉钞票
- 5令吉钞票
- 2令吉钞票
- 1令吉钞票
- 金属货币的分类:
- 1令吉硬币(已停止使用與製造)
- 50仙硬币
- 20仙硬币
- 10仙硬币
- 5仙硬币
- 1仙硬币
[编辑] 马来西亚令吉纸钞票
所有马来西亚令吉纸钞票的正面共同性质:
- 可以看到Zeti Aziz的签名。Zeti Aziz是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总裁。
- 可以在钞票的右边看到第一任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森美兰州的前任苏丹,端姑阿都拉曼,其全名是Tuanku Abdul Rahman ibni Almarhum Tuanku Muhammad。
所有马来西亚令吉纸钞票的背面共同性质:
- 中间偏右的上下方有马来西亚国花大红花的图案。
- 左上方的鹿样图案是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标志。
正面 | 背面 | 解说 |
---|---|---|
哥打京那峇鲁山和月型风筝(马来传统风筝) | ||
Image:2 malaysia ringgit front.jpg | 吉隆坡电信塔和马来西亚-东亚卫星系统(MEASAT-Malaysia East Asia Satellite System)的卫星 | |
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国油双峰塔 | ||
布特拉轻轨列车, 马来西亚航空和Malaysia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orporation Berhad (MISC) | ||
马来西亚国油 海上钻井平台 | ||
马来西亚国产车Proton的生产线和引擎 |
[编辑] 马来西亚令吉(Ringgit)/仙(Sen)硬幣
第二版流通幣:
- 發行期約為1989~至今。
- 由左至右面額分別為;1仙、5仙、10仙、20仙、50仙、1令吉(已废止[1])。
- 上側為正面,下側為背面。
所有马来西亚令吉硬幣的背面共同性质:
- 背面顯示幣值上側,均出現馬來西亞國花大紅花。
- 從1989年開始其正面圖案已改鑄馬國的傳統手工藝品。所鑄正面圖案如下;
- 1仙(Drum 鼓)
- 5仙(Spinning top 陀螺)
- 10仙(Traditional marble game)
- 20仙(Betel nut condiment tray 可裝食物與器皿的籃子)
- 50仙(Kite 風箏)
- 1令吉(Native dagger and scabbard 原住民匕首及鞘)註:背面無幣制
- 1令吉,自1993年開始發行,與上一版差別,在於此版的背面有鑄上馬來西亞的幣制 " Ringgit " 。其材質與尺寸不變。
第一版流通幣:
- 發行期約為1967~1988。
- 由左至右面額分別為;1仙、5仙、10仙、20仙、50仙、1令吉。
- 正面圖案皆鑄有該國的國會大樓(Parliament building)。
- 5令吉,此枚是紀念爭取馬來西亞脫離英國統治及獨立的靈魂人物。也是馬來西亞的國父暨第一任首相東姑阿都拉曼( Tunku Abdul Rahman Putra Al-Haj),在位於1957~1970年。
[编辑] 1997年金融风暴对马来西亚货币的影响
1997年金融风暴发生时,马来西亚政府为了避免其国民将大量金钱输出到外国去,便停止再印制100令吉以上的大型钞票。其中,500令吉和1000令吉的大型钞票都已经停止印制,这些钞票现在也不能繼續在市面上使用,只有收藏价值。
也由於金融风暴,自1998年9月1日起,在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的提议下,马来西亚货币的匯率和美元掛勾,將汇率固定为1美元对3.8令吉。自2004年起,由於美元大幅贬值,马来西亚国内要求政府解除对美元的固定汇率的也呼声越来越高。在金融风暴期间由于锁定汇率,使得马来西亚的损失相对其他国家如菲律宾、大韩民国、泰国和印尼的损失来得少。也因此不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约束。
2005年1月20日,马哈迪在布城会见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后,便对外发表由于美元不断贬值马来西亚政府应该重新评估令吉和美元的掛勾问题。并称马来西亚因此损失不少。
2005年7月21日,宣佈廢除七年前實行的令吉與美元固定匯率制度,即日起實施可管理的浮動匯率機制(managed float)取代,讓令吉與美元脫鉤,令吉將根據一籃子貨幣的匯率浮動,即馬幣可在範圍內自由浮動,一旦出現激烈波動,馬國央行可立即介入干預。 金融分析家指出,以目前經濟實力是有能力捍衛本身的貨幣價值。因為在1997年金融風暴發生時,馬國外匯存底僅三百多億美元,來往賬項處於赤字狀態。現在馬國外匯存底已達七百多億美元,來往賬項尚有盈餘,因此相信今後會更有能力實施可管理貨幣浮動方式。[3]
根據 Yahoo! Finance: | AUD BRL CAD CNY EUR GBP |
根據 XE.com: | AUD BRL CAD CNY EUR GBP |
[编辑] 注释与参考文献
- ^ 由于伪币太多,1令吉硬币自2005年12月7日起停止使用。
- ^ 錢幣看世界,http://coin.chlin.com/
- ^ 陳毓平,中央社,http://tw.news.yahoo.com/050722/43/23dvs.html
[编辑] 外部连接
- Bank Negara Malaysia Currency 马来西亚市面流行钞票样本。
-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博物馆 一个介绍马来西亚货币历史的网页。
- 马来西亚钞票和硬币 由 Tan Oo Hau 管理的网页,里面介绍了马来西亚货币历史。
- Stamp and Coin Mart 介绍马来西亚的。
|
|
---|---|
中亚 | 阿富汗阿富汗尼 · 哈萨克斯坦坚戈 · 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 蒙古图格里克 · 俄罗斯卢布 · 塔吉克斯坦索莫尼 · 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 乌兹别克斯坦索姆 |
东亚 | 人民币 · 港元 · 日元 · 澳门币 · 朝鲜元 · 新台币 · 韩元 |
东南亚 | 文莱元 · 柬埔寨瑞尔 · 印尼盾 · 老挝基普 · 马来西亚林吉特 · 缅币 · 菲律宾比索 · 新加坡元 · 泰铢 · 美元(东帝汶) · 越南盾 |
南亚 | 孟加拉塔卡 · 不丹努尔特鲁姆 · 印度卢比 · 马尔代夫拉菲亚 · 尼泊尔卢比 · 巴基斯坦卢比 · 斯里兰卡卢比 |
西亚 | 亚美尼亚德拉姆 · 阿塞拜疆马纳特 · 巴林第纳尔 · 欧元(塞浦路斯) · 格鲁吉亚拉里 · 伊朗里亚尔 · 伊拉克第纳尔 · 以色列新谢克尔 · 约旦第纳尔 · 科威特第纳尔 · 黎巴嫩镑 · 阿曼里亚尔 · 卡塔尔里亚尔 · 沙特里亚尔 · 叙利亚镑 · 新土耳其里拉 · 阿联酋迪拉姆 · 也门里亚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