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化石時期: 早侏儸紀 |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Abrictosaurus consors (Thulborn, 1974) |
醒龍(屬名:Abrictosaurus)意為「不眠的蜥蜴」,是畸齒龍科恐龍的一屬,生存於早侏儸紀的南部非洲。醒龍是種小型、二足、草食性或雜食性的恐龍,身長接近1.2公尺,重量少於45公斤。
醒龍的化石只有兩個個體,發現於南非開普省與賴索托加查斯內克區的上艾略特組。上艾略特組的年代被認為是早侏儸紀的赫唐階到錫內穆階,接近2億到1億9000萬年前。 [1] 上艾略特組被認為過去是沙丘與季節性的氾濫平原,氣候為半乾旱型,偶爾有豪雨。該地層還發現了以下恐龍:獸腳亞目的合踝龍、蜥腳形亞目的大椎龍、以及其他的畸齒龍科如畸齒龍、狼鼻龍。當地也發現了大量的陸地動物化石,例如鱷魚、犬齒獸類、以及早期哺乳類。 [2]
目录 |
[编辑] 敘述
醒龍屬於畸齒龍科,畸齒龍科是群小型、早期鳥臀目恐龍,以牠們的異型齒齒列為名。畸齒龍科最著名的特徵是上下顎各有一對大型、類似犬齒的長牙,通常稱為犬齒型牙齒。牠們的顎部前段沒有牙齒,具有堅硬的嘴鞘,可以切斷植被。前上顎骨有三顆牙齒,前兩顆是圓錐狀牙齒,而第三顆即為大型的長牙,與下顎的長牙咬合,下顎的長牙是齒骨的第一顆牙齒。上顎牙齒間有個大牙縫,分前上顎骨牙齒與上顎骨的頰齒,並可容納下顎長牙。下顎也有類似的牙齒縫隙。[2]
醒龍通常被認為是畸齒龍科的基礎成員。 [1][2] 畸齒龍與狼鼻龍都具有高齒冠的頰齒,並取互相重疊,形成咀嚼用齒列,類似白堊紀鴨嘴龍科的齒列。醒龍的頰齒間隔較寬,齒冠較矮,較類似早期的鳥臀目恐龍。醒龍過去曾被認為缺乏長牙,屬於較原始的特徵。[3]然而,兩個醒龍的標本曾發現了這些犬齒型牙齒。上犬齒型牙齒的長度為10.5公分,而下犬齒型牙齒的長度為17公分。這些犬齒型牙齒僅有前側具有鋸齒狀邊緣,而狼鼻龍與畸齒龍的犬齒型牙齒則是前後都有鋸齒狀邊緣。[4][5]與畸齒龍相比,醒龍的前肢較小、較不強壯。醒龍的第四、第五指的掌骨數量較少。[6]
[编辑] 歷史與命名
醒龍的兩個標本目前都存放在倫敦大學學院。醒龍的原型標本(編號UCL B54)發現於賴索托,包含一個部分頭顱骨與骨骸。古生物學家Richard Thulborn在1914年首次敘述這個標本,他認為該化石是狼鼻龍的一個新種,並密名為伴侶醒龍(L. consors),consors在拉丁語中意為「同伴」或「配偶」。編號UCL B54標本缺乏狼鼻龍所擁有的犬齒型牙齒,但Thulborn認為這代表該個體是個雌性。[6]在Thulborn的首次醒龍研究中,並沒有完全敘述牠們頭顱骨與骨骸。
在1975年,詹姆斯·霍普森(James Hopson)重新敘述了一個發現於南非的破碎畸齒龍科頭顱骨(編號UCL A100),該頭顱骨原本被歸類於狼鼻龍。[4]霍普森指出該標本並不屬於狼鼻龍,而更為類似編號UCL B54標本,Hopson建立了新屬,醒龍(Abrictosaurus),以包含這兩個標本。在古希臘文中,αβρικτος/abriktos意為「不眠的」,而σαυρος/sauros意為「蜥蜴」,因為霍普森並不同意Thulborn所提出的畸齒龍科會在熱季或旱季夏眠的假設。[5]儘管霍普森將這兩個標本建立了新屬,Thulborn仍認為奧古斯都狼鼻龍、塔克畸齒龍、以及伴侶狼鼻龍分別為狼鼻龍的三個種。大部分古生物學家主張這三個種是個別的屬,但牠們之間並沒有精確的古生物學定義。[1]
[编辑] 兩性異形
長久以來,畸齒龍科的兩性異形假設主要聚集於醒龍身上。許多現代哺乳類的長牙都為兩性異形的特徵,包括麝、海象、亞洲象、豬、這些物種的雄性具有明顯的長牙。編號UCL B54標本缺乏長牙,因此許多人認為該個體是雌性、甚至是其他種的雌性個體。[6]編號UCL A100標本的犬齒型牙齒可能是雄性的特徵,並顯示牠們足以建立個別的種。然而,編號UCL B54標本的短臉部、未癒合的薦椎,顯示牠有可能是個幼年個體。如果屬實,編號UCL B54標本缺乏長牙,可能是個次要性徵(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而非兩性異形特徵。[2]
[编辑]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Norman, D.B., Sues, H.-D., Witmer, L.M., & Coria, R.A. 2004. Basal Ornithopod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o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93-412.
- ^ 2.0 2.1 2.2 2.3 Weishampel, D.B. & Witmer, L.M. 1990. Heterodontosauridae.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and Osmolska, H. The Dinosauria (1st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486-497.
- ^ Sereno, P.C. 1986. Phylogeny of the bird-hipped dinosaurs (Order Ornithischia). National Geographic Research 2: 234-256.
- ^ 4.0 4.1 Thulborn, R.A. 1970.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Triassic ornithischian dinosaur Lycorhinus angustiden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49: 235-245.
- ^ 5.0 5.1 Hopson, J.A. 1975. On the generic separation of the ornithischian dinosaurs Lycorhinus and Heterodontosaurus from the Stormberg Series (Upper Triassic) of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71: 302-305.
- ^ 6.0 6.1 6.2 Thulborn, R.A. 1974. A new heterodontosaurid dinosaur (Reptil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Red Beds of Lesotho.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 55: 15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