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斑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
保护现状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Epinephelus fasciatus Forsskål,1775 |
赤石斑魚,又稱黑邊石斑魚俗名為石斑、格仔魚、赤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個種。
目录 |
[编辑] 分布
本魚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台灣、澳洲、羅德豪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布。
[编辑] 深度
水深4~160公尺。
[编辑] 特徵
體呈紅橙色,體側具5至6條不甚明顯橫帶。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胸鰭圓形且長過腹鰭、尾鰭圓形,具有但黃色之末端,背鰭硬棘部的尖端呈黑色,背鰭硬棘6枚,背鰭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75枚;縱列鱗數92-135枚,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長可達40公分。
[编辑] 生態
為岩礁區及珊瑚礁區常見之魚類。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
[编辑] 經濟利用
肉質鮮美,具高價值經濟魚類,適合清蒸或煮清湯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