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 (厦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福建省厦门市玉屏山南门有一个白鹿洞,可上溯至唐代,清代乾隆年間重修。
三寶殿後有洞,伏著一雙白鹿泥塑,夏季炎熱時,石縫中常有煙霧湧出,故稱為「白鹿含煙」,是廈門小八景之一。1993年重建,並開放為遊客遊覽。傳說唐人陳天鐘該處修建一座大樓,取名「大觀園」。南宋以後為了供奉朱熹,就倣造白鹿洞講學故事,取名「白鹿洞」。在民間傳說中,廈門的白鹿會吐米,吐出來的米剛剛夠廟裏的和尚吃,遇上節日吐的米也越多。有一個小和尚看白鹿還會吐米,心想把嘴敲大一點多吐點米,收起來留著日後遇到年荒的時候就有吃的了。於是第二天就拿個錘子去敲,結果把白鹿的嘴敲掉了一塊,從此以後,這只鹿不再吐米了,過後這和尚也挺後悔的。這就是說人不能貪心,有些東西夠用就行了,貪心反倒不好了。所謂「白鹿含煙」,傳說洞內有位白鹿仙子,每逢清晨三、四時,山頂上冒出一股煙,說是白鹿仙子吐出的煙霧,該地一帶人經常拿些水果來供奉。白鹿洞經常雲霧繚繞,是因為白鹿洞地處山腰,周圍植物環繞,流水濺激,濕度濃厚,山嵐霧氣凝聚不散,遠遠望去顯得雲列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