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兹·塞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莎莉·賽隆 | ||
---|---|---|
女演员 | ||
英文名 | Charlize Theron | |
出生 | 1975年8月7日 (32歲) 南非, 伯诺尼 |
|
網站 | CharlizeTheron.com |
查理兹·赛隆(Charlize Theron,1975年8月7日),电影、电视女演员。出生于南非德兰士瓦省的伯诺尼(Benoni)。现今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第7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得主。
她的父亲是法国血统的企业家,而母亲则是德国血统的。花朗幼年经历过一件可怕的家庭惨剧,她的母亲射杀了喝醉酒欲对母女二人行凶的父亲。
她的母语是南非荷兰语(Afrikaans),第二语言是英语。在南非荷兰语中,她的姓“Theron”正确的读法是“Tronn”;在英语中读法不一,有人重读第一个元音,有人重读第二个。而她的名Charlize的ch在英语中发[sh]的音,不是[ch],所以不应该错误地翻译成“查理兹·赛隆”。花朗能说(至少是断断续续的)28种语言!
赛隆曾经是芭蕾舞演员,在《天鹅湖》和《zh-hans:胡桃夹子; zh-hant:胡桃鉗;》中演出过。她去欧洲谋生,后来到了美国,在纽约进入了乔佛瑞芭蕾舞团。但一次膝盖受伤使她离开了舞蹈界。她也曾从事过模特工作。
赢得一场模特比赛后,她母亲鼓励她离开南非。18岁她来到洛杉矶时只身一人无依无靠,但两个星期后,她在好莱坞林荫大道上排队时被星探发掘。8个月后她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角色。
她之前一直在好莱坞是名不见经传的花瓶形象,但2003年中时来运转,参与了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小成本独立电影《女魔头》,扮演犯下七条人命的连环女杀手。著名影评家Roger Ebert在2003年12月7日评价影片时指出,她於此片中的演出是世界影视史上最出色的表演。他还说,如果赛隆靠此角色拿不到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此奖就应该取消。赛隆的演出之所以受到广泛好评,和她在此片中的扮相有很大关系;通过化妆,她扮演的杀手和她本人的容貌体形相差巨大,判若两人。在2004年2月举办的第7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也包括之前的金球奖)上,她如愿以偿摘下殊荣,成为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南非人。
[编辑] 影视作品
- 《The Ice at the Bottom of the World》(2006年——预定)
- 《北國性騷擾》(North Country,2005年)
- 《倩影刺客》(Aeon Flux,2005年)
- 《英法情人》(Head in the Clouds,2004年)
- 《zh-hans:彼得· zh-hant:彼得謝勒的生與死;》(The Life and Death of Peter Sellers,2004年)
- 《女魔头》(Monster,2003年)
- 《偷天换日》(The Italian Job,2003年)
- 《心瘾夫妻》(Waking Up in Reno,2002年)
- 《zh-hans:陷阱; zh-hant:步步危機;》(Trapped,2002年)
- 《When I Was a Girl》(电视剧,2001年)
- 《玉蝎子魔咒》(The Curse of the Jade Scorpion,2001年)
- 《死亡直播》(另译《千钧一刻》,15 Minutes,2001年)
- 《甜蜜十一月》(Sweet November,2001年)
- 《贝格文斯传奇》(另译《夺标情缘》,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2000年)
- 《怒海潜将》(另译《潜水风暴》,Men of Honor,2000年)
- 《家族生意》(另译《围杀》,《误入歧途》,The Yards,2000年)
- 《驯鹿游戏》(Reindeer Games,2000年)
- 《苹果酒屋法则》(The Cider House Rules,1999年)
- 《宇航员的妻子》(另译《天外魔种》,The Astronaut's Wife,1999年)
- 《巨猩乔扬》(Mighty Joe Young,1998年)
- 《名人录 (电影)》(Celebrity,1998年)
- 《魔鬼代言人》(另译《追魂交易》,The Devil's Advocate,1997年)
- 《冒牌代言人》(Trial and Error,1997年)
- 《Hollywood Confidential》(TV,1997年)
- 《挡不住的奇迹》(That Thing You Do!,1996年)
- 《山谷两日》(2 Days in the Valley,1996年)
- 《魔鬼玉米田3》(Children of the Corn III,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