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Classe)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於1873年发表的一篇名作,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和《柏林之围》一样,是一部全世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zh-hans:范; zh-hant:範; zh-hk:範; zh-sg:范;小说。
目录 |
[编辑] 《最后一课》在中国
- 1912年由 胡适译入中国,最初刊登在11月5日上海《大共和日报》,初译名《割地》。
- 1913年,在日本出版的《湖南教育杂志》刊载了标明“匪石译”的《最后一课》
- 1915年另一译本出现,就是“静英女士”译的《最后之授课》
- 1919年,亚东图书馆将《最后一课》以原题目收入其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中。
- 1920年代开始,《最后一课》被收入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小说传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刚刚推翻帝制,五四运动前夕。当时中国情况复杂,《最后一课》“成为中国人爱国情感激发和表达的媒介”。
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部分地区实行奴化教育,只允许当地人学日语。正好应了小说的情景。中国人尝试透過《最后一课》唤醒那些受压迫的人民。
[编辑] 意义
《最后一课》表现的是入侵者不但抢占居民的天然资源,还要进行精神奴役的侵略手段,通过强迫当地居民学习占领者的语言,禁止学习母语,以使下一代的民族感泯灭,永远当亡国奴的策略。
[编辑] 情节的虚构
阿尔萨斯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居民是属于日耳曼族的阿勒曼人,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直至17世纪根据威斯特法伦和约才开始接受法国统治。当地居民对法国统治者强加的语言和习俗不断地予以抵制。当普法战争结束阿尔萨斯成为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后,当地150万居民中大约有5万说法语的居民被迫迁移到法国居住。
[编辑] 大概情节
背景是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被索赔阿爾薩斯和洛林。普鲁士禁止该地区的学校教授法语,转而教授德语。而主人公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就是身在阿爾薩斯省。小说就是通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描写了故事当天上午的不寻常的一幕。在村政府,人们围着新张贴的公告议论纷纷。学校里,他发现课室里安安静静。韩麦尔先生身穿绿色礼服。教室后排坐满了镇上的村民。开始上课,韩麦尔老师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从此以后,大家就要改学德语了。小弗郎士很吃惊,但是他很快就后悔,自己以前学习太不用功,现在已经太晚。上课了,小弗郎士虽然难受,但却十分珍惜这最后一课,认真听讲,并且其他村民也是一样用心学。后来老师跟他们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12点钟到了,韩麦尔老师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上写出了“法兰西万岁!”,然后头靠着墙壁,没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下课了......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