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十四史 | |||
---|---|---|---|
序号 | 书名 | 作者 | 卷數 |
1 | 史记 | 西汉·司马迁 | 130 |
2 | 汉书 | 东汉·班固 | 100 |
3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曄 | 120 |
4 | 三國志 | 西晋·陈寿 | 65 |
5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130 |
6 | 宋书 | 南朝梁·沈約 | 100 |
7 | 南齐书 | 南朝梁·蕭子顯 | 59 |
8 | 梁书 | 唐·姚思廉 | 56 |
9 | 陈书 | 唐·姚思廉 | 36 |
10 | 魏书 | 北齐·魏收 | 114 |
11 | 北齐书 | 唐·李百藥 | 50 |
12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50 |
13 | 隋书 | 唐·魏徵等 | 85 |
14 | 南史 | 唐·李延壽 | 80 |
15 | 北史 | 唐·李延壽 | 100 |
16 | 旧唐书 | 后晋·劉昫等 | 200 |
17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225 |
18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150 |
19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74 |
20 | 宋史 | 元·脱脱等 | 496 |
21 | 辽史 | 元·脱脱等 | 116 |
22 | 金史 | 元·脱脱等 | 135 |
23 | 元史 | 明·宋濂等 | 210 |
24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 332 |
相關 | 新元史 | 民國·柯劭忞等 | 257 |
相關 | 清史稿 | 民國·赵尔巽等 | 529 |
房玄龄(579年-648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房彥謙之子。唐朝初年名相。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秦王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是秦王得力的谋士之一。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656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642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龄病逝。
唐高宗永徽三年,玄齡次子遺愛與其妻高陽公主被指謀反,遺愛被處死,公主賜自盡,諸子被發配流放到嶺表。[1]玄齡嗣子遺直也被連累,被貶為銅陵尉。[2]
因房玄龄善谋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不善谋略,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目录 |
[编辑] 籍贯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认为房玄龄是今天淄博人,其根据就在于《唐书》中房玄龄是“齐州临淄人”的记载。这是一种误解,查看隋唐时期地图可以发现,“齐州”并非齐国,当时的“齐州”就是今天的济南所在地。隋朝末期,济南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所以《唐书》说他是“齐州临淄人”。另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房玄龄的祖先“随慕容德南迁,因居济南。”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房玄龄确是济南人,而非淄博人。
[编辑] 子
- 房遺直
- 房遺愛
- 房遺則
[编辑] 著作
房玄龄監修了國史《晋书》。
[编辑] 其它
- 成龙自称为房玄龄后人。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外部链接
- 《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列传第十六》
- 《新唐书·房杜列传第二十一》
十八學士 | |
唐太宗时期 | 杜如晦 | 房玄齡 | 于志寧 | 蘇世長 | 姚思廉 | 薛收 | 褚亮 | 陸德明 | 孔穎達 |
李玄道 | 李守素 | 虞世南 | 蔡允恭 | 顏相時 | 許敬宗 | 薛元敬 | 蓋文達 | 蘇勗 | |
唐玄宗时期 | 張說 | 徐堅 | 賀知章 | 趙冬曦 | 馮朝隱 | 康子元 | 侯行果 | 韋述 | 敬會真 |
趙玄默 | 毋煚 | 呂向 | 咸廙業 | 李子釗 | 東方顥 | 陸去泰 | 余欽 | 孫季良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
长孙无忌 | 李孝恭 | 杜如晦 | 魏徵 | 房乔 | 高俭 | 尉迟恭 | 李靖 |
萧瑀 | 段志玄 | 刘弘基 | 屈突通 | 殷峤 | 柴绍 | 长孙顺德 | 张亮 |
侯君集 | 张公谨 | 程知节 | 虞世南 | 刘政会 | 唐俭 | 李世勣 | 秦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