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城影展(法文:Festival de Cannes),1939年創立,是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影展,与德國的柏林电影节、義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是世界四大藝術電影展之一(德國柏林影展、義大利威尼斯影展、法國坎城影展、俄國莫斯科影展)。
坎城影展每年在五月中旬舉辦十二天左右,通常是五月中的某一個禮拜三開幕,隔一週的禮拜天閉幕。除了影片競賽外,市場展亦同時進行。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創辦初期
1930年代末,法國有感於當時德國、義大利高漲的法西斯主義氣焰,特別是德國宣傳部長約瑟夫·戈培爾在1936年大力運作萊尼·里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拍攝當年的柏林奧運,之後便成為1938年的紀錄片《奧林匹亞》(Olympia),強勢入圍1938年的威尼斯影展並還奪下最佳外國影片「穆索里尼獎」;於是法國公共行政及藝術部長尚·傑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藍傑(Philippe Erlanger)的建議,決定在坎城創立新的國際影展;第一屆影展全名為「國際電影節」(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之所以選擇坎城是因為那邊的氣候相當舒適。
1939年六月,路易·盧米埃(Louis Lumière)接受擔任第一屆「國際電影節」主席,第一屆影展預計自9月1日進行到9月30日。
1939年八月開始,美國片商「米高梅」(Metro Goldwyn Mayer)用豪華郵輪載著好萊塢明星如 Tyrone Power、蓋瑞·古柏(Gary Cooper)、Annabella、Norman Shearer、George Raft 來到坎城辦派對、慶宴,一時之間吸引不少影迷駐足。但是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影展隨即宣布取消;9月3日法國、英國對德國宣戰。
[编辑] 二戰之後
1946年9月20日在法國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國藝術行動協會再辦坎城影展,這是實實在在的第一屆。第一屆坎城影展是在坎城的一家舊賭場舉辦。后由法国工业部和商业部共同组织。
自1946年第一屆以來,1948年跟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止舉辦。但是在1949年,影展在新的大樓「影展大樓」(Palais des festivals)舉辦;法國人亦稱之為「紅地毯大樓」。
1968年5月19日因為受到「zh-hans:五月風暴; zh-hant:五月學生運動、罷工; zh-hk:五月風暴;」的影響被迫中斷。前一天5月18日,評審之一路易·馬盧辭職,楚浮、克勞德·貝黎(Claude Berri)、尚-蓋布里耶·艾比柯寇(Jean-Gabriel Albicocco)、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e)、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跟高達衝進「影展大樓」的大廳,堅持要中斷影片的放映,目的是要「跟罷工的學生、勞工站在一起」。
[编辑] 2002年之後
一直到2002年,影展才把官方名稱定為「坎城影展」(Festival de Cannes)。
[编辑] 影展各單元
- 正式單元計有:
- 平行單元
[编辑] 影展各獎項
- 正式競賽長片包括有:
- 金棕櫚獎(La Palme d'or),1955年創立,頒給最佳影片
- 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頒給最有原創性或最有研究精神的影片
- 最佳女演員獎 (Le Prix d'interprétation féminine),頒給表現最佳的女演員
- 最佳男演員獎 (Le Prix d'interprétation masculine),頒給表現最佳的男演員
- 最佳導演獎 (Le Prix de la mise en scène),頒給表現最佳的導演
- 最佳劇本獎 (Le Prix du scénario),頒給表現最佳的編劇
- 評審團獎 (Le Prix du Jury)
- (Le Prix de la Critique internationale),1946年特別創立
- 正式競賽短片包括有:
- 短片金棕櫚獎 (La Palme d'or du court-métrage),頒給最佳短片
- 短片評審團獎 (Le Prix du jury du court-métrage)
- 所有長片單元(包含正式競賽、一種注目、國際影評人週、導演雙週)
- 金攝影機獎(La Caméra d'or),頒給表現最佳的首部作,1978年成立
[编辑] 華人得獎者及評審
- 1975年:香港導演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技術成就大獎。
- 1993年:中國導演陈凯歌執導的《霸王別姬》获金棕榈奖。台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得評審團獎。
- 1994年:中國導演张艺谋執導的《活着》获评审团大奖,葛优获最佳男演员奖。
- 1995年:中國導演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奪得技術成就大獎。
- 1997年: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春光乍洩》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
- 2000年:台灣導演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香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以梁朝偉奪得最佳男演員,美術總監張叔平、攝影指導杜可風和李屏賓則榮獲「最佳藝術成就大獎」。
- 2001年:台灣錄音師杜篤之奪得技術成就大獎。
- 2004年:張曼玉和前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合作的法國電影《zh-hans:清洁; zh-hant:錯得多美麗; zh-hk:錯過又如何;》,為她奪得最佳女演員獎。
- 2005年:王小帅執導的電影《青红》奪得了评委会獎。
- 2006年:香港導演王家衛擔任影展的评判团主席,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1],该年评审成员亦包括中国大陆女演员章子怡。
[编辑] 金棕櫚獎獲獎國家及次數統計
美国 |
18次
|
意大利 |
12次
|
法国 |
9次
|
英国 |
8次
|
丹麦 日本 |
4次
|
比利时 前苏联 瑞典 联邦德国 塞尔维亚和黑山 |
2次
|
阿尔及利亚 巴西 中国 捷克斯洛伐克 希腊 印度 伊朗 墨西哥 新西兰 波兰 西班牙 瑞士 土耳其 |
1次
|
[编辑] 外部連結
1946 | 1947 | 1949 | 1951 | 1952 | 1953 | 1954 | 1955 | 1956 | 1957 | 1958 | 1959 | 1960 | 1961 | 1962 | 1963 | 1964 | 1965 | 1966 | 1967 | 1968 | 1969 | 1970 | 1971 | 1972 | 1973 | 1974 | 1975 | 1976 | 1977 | 1978 | 1979 | 1980 |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
---|
柏林 • 坎城 • 威尼斯 • 卡羅維發利 • 多倫多 • 洛迦諾 • 莫斯科 • 聖塞瓦斯提安 • 日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