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踝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化石時期: 早侏羅紀 |
||||||||||||||||
---|---|---|---|---|---|---|---|---|---|---|---|---|---|---|---|---|
保护现状 | ||||||||||||||||
滅絕 (化石)
|
||||||||||||||||
科學分類 | ||||||||||||||||
|
||||||||||||||||
種 | ||||||||||||||||
|
||||||||||||||||
異名 | ||||||||||||||||
Megapnosaurus |
合踝龍(學名Syntarsus),又名堅足龍或並合踝龍,意為「接合的跗骨」,是腔骨龍科的一屬恐龍。由於牠的學名已由一種鞘翅目的昆蟲所有,故被一位昆蟲學家更名為Megapnosaurus(意為「大頭蜥蜴」)。但是一些古生物學家並不喜歡這個名字,而這兩個名稱亦有使用。合踝龍差不多與腔骨龍完全一樣,格裡高利·保羅(Gregory S. Paul)於1993年曾建議將合踝龍與腔骨龍合併。於2004年,Michael A. Raath在兩份論文中質疑合踝龍是腔骨龍的異名的說法。
合踝龍由鼻端至尾巴長約3米,重約32公斤。在津巴布韋的化石層中,就發現了30個合踝龍標本,故古生物學家認為牠是群體狩獵的。牠生存於2億至1億9千4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早期。
合踝龍是一類從其祖先的生活環境(可能是南美洲)擴展至世界各地的例子。這類小型的獵食者與早期的恐龍有同樣的特徵,由於在非洲及美國西南部發現其蹤跡,估計牠們在盤古大陸時期就已經由一大洲遷徙至另一大洲。非洲及美國標本的分別是在種層面,這都支持了這種遷移的說法。
津巴布維合踝龍(S. rhodesiensis)的化石差不多有30個標本。北美洲的卡岩塔合踝龍(M. kayentakatae)有一個小冠,且顯示有演化至較大腔骨龍科的跡象(如雙脊龍)。就像雙脊龍,這兩個物種都是屬於角鼻龍下目及腔骨龍科。但近年來,腔骨龍超科是否屬於角鼻龍下目有許多爭議,大部分研究認為兩者是分開演化的。牠們的前上頜骨及上頜骨之間有一個弱的關節,形成了一個鉤狀的顎。由於有指牠的骨頭結構及前齒較弱,難以咬死及緊纏獵物,故有早期的假說指牠是腐食性的。
[编辑] 大眾文化
在探索頻道的電視節目《恐龍紀元》(When Dinosaurs Roamed America)中,一隻雙脊龍將一隻近蜥龍殺死,並嚇走一群合踝龍。
[编辑] 參考
- Bristowe, A. & M.A. Raath (2004). "A juvenile coelophysoid skull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of Zimbabwe, and the synonymy of Coelophysis and Syntarsus." Palaeont. Afr., 40: 31-41.
- Bristowe, A., A. Parrott, J. Hack, M. Pencharz & M. Raath (2004). "A non-destruc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skull of the small theropod dinosaur, Coelophysis rhodesiensis, using CT scans and rapid prototyping." Palaeont. Afr. 40: 159-163.
- Ivie, M. A., S. A. Slipinski, and P. Wegrzynowicz (2001). "Generic homonyms in the Colydiinae (Coleoptera: Zopheridae)." Insecta Mudi, 15:63-64.
- Raath (1969). "A new Coelurosaurian dinosaur from the Forest Sandstone of Rhodesia." Arnoldia Rhodesia. 4 (28): 1-25.